對于張江算是有緣,筆者2000年來到上海工作就在張江園區,先后就職于在兩家軟件公司,那時的張江園區空間還很小,印象深刻的是軟件園一期、張江藥谷一期,還有幾家大型芯片企業和制藥企業。之后在東灘顧問以產業園區規劃為主業工作,更少不了關注和研究張江園區,也曾多次帶著客戶考察張江。2018年,因研究上海浦江國際科技城的發展戰略,我們再次聚焦張江國際科學城。
應該說,從十多年的跨度看,張江的變化著實令人驚嘆,可以用“創新加速度”來總結,從早期經常被人評頭論足,到引領上??苿撝行慕ㄔO,充分體現了上海作為國之重器的厚積薄發。今天,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小張江”也早已變成了“大張江”,再來聚焦張江國際科學城,對長三角新經濟園區的發展應有很大借鑒。
一、張江國際科學城的概況
張江國際科學城位于浦東新區的中心位置,四至范圍為羅山路以東、龍東大道以南、外環高速以西、下鹽公路以北。張江國際科學城規劃面積94k㎡,主要包括張江高科技園區、康橋工業園、國際醫學園區三大園區。同時為加強與龍陽樞紐、國際旅游度假區等周邊地區的協調與聯動發展,外擴形成銜接范圍,總面積達191km2。
從發展空間看,原張江高新區核心園范圍,面積25平方公里,可建設用地約17.1平方公里,基本已完成開發建設??茖W城南面張江南區、康橋工業園以及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還有較多可開發用地。
二、張江國際科學城的蛻變之路
張江國際科學城的發展,是與眾多專業園區的成長分不開的,張江藥谷、浦東軟件園、張江集電港、張江文創園、張江醫谷等,在產業聚焦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經過披荊斬棘的歷練,都已成為專業領域的發展標桿。專業園區的發展,不僅造就了張江的創新版圖,也造就了張江高科等平臺公司。下面分為發展階段和開發模式兩個方面,介紹張江國際科學城的蛻變之路。
(一)發展階段:從工業園到科技城,再到建設世界一流創新經濟的策源地
張江國際科學城的發展,主要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1、探索期(1992-1999)
園區的定位與產業處于摸索階段,產業發展緩慢,產業方向逐漸清晰。
空間方面:
?1992年8月,規劃面積17km2,分為科研區、工業區和居住區,工業區占2/3,各功能要素簡單拼合,缺乏產業和功能協同。
?高科技產業研究、開發生產緊密結合的產業區、科技產業出口加工區、科研教育和商業居住區,四個功能區相對獨立,但相對于之前已經有了營造城市環境的意識。
?1995年規劃大幅增加商業用地,為產業開發區引入更多城市生活配套設施。
產業方面:
?1992年功能定位為集科技、產業、銷售、培訓和與之配套的生活服務設施于一體的綜合性基地。
?1995年明確建設生物醫藥、生物工程、微電子、現代化通訊、信息傳輸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為標志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8年開始形成生物醫藥基地、信息產業基地、科技創業基地三個特色基地。
2、培育期(1999-2007)
1999年上海市政府首次提出“聚焦張江”,公共資源(政策、部分行政管理權限)下放,張江作為開發開放的先行先試區,進入快速發展期。
空間方面:
?1999年,空間擴展到25km2,但是相對于園區的拓區面積比例,居住用地與公共服務設施面積并未增加,產業功能得到強化,生活功能未被重視。
?2002年再次擴區至42.66km2,但生產功能為主導(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生活功能仍舊未被重視。
產業方面:
?構筑了生物醫藥創新鏈和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框架,制造業仍在園區中占主導。
?2000-2002年,上海浦東軟件園一期、二期園區先后建成運營。
?2004年,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開始建設。
3、發展期(2007-2017)
依舊快速增長,園區力圖由“制造園區”向“智造園區”轉型。
空間方面:
?空間不斷南拓,增加至79.9km2,并逐步形成產城融合發展態勢。
?某些區塊進行二次開發,高科技園區形成技術創新區、集成電路園區、生物醫藥園區、軟件園區、科研教育園區及生活區等幾大園區,同時加入南邊的康橋工業區以及國際醫學園區作為土地儲備。
產業方面:
?以集成電路、軟件、生物醫藥為三大產業方向,同時由制造業向現代化服務業轉變。
?開始注重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科研教育功能有較大發展。
4、未來展望(2017年以來)
由“科技城”轉變為“科學城”,打造集創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
空間方面:
?園區面積擴展至94km2
?對內部空間二次開發,布局再優化,更加宜居宜業。
產業方面:
?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等大科學設施建設。
?繼續把世界一流的研發創新機構引進到張江,關注內生的、原創的和向外輻射為主的科技創新。
經過4個階段的發展,張江國際科學城從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基礎,轉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新產業的培育之地。
(二)開發模式:從園區開發商到產業運營商,助力張江快速發展
張江高科作為張江園區的開發商,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張江高科集園區開發商、服務商和投資商于一體,是引領國內園區平臺公司發展的代表。在我們看來,張江國際科學城的開發模式主要有四個層面的轉型。
1、園區大房東轉型高科技發展合伙人
自2015年開始運作眾創平臺“895營”。該眾創平臺更多強調以“投資+”的孵化理念,以“虛擬+實體”的孵化形式,通過幫助企業匹配與其相適應的創業陪練、天使投資、投貸聯動金融服務、對接企業上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道、人才服務、宣傳推廣、市場拓展等各類資源,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集成服務。
2、房地產公司轉型高科技投資公司
張江高科逐步轉變公司單一的房地產主營業務架構,著力加大高科技投資功能拓展的力度,如參與專業基金間接投資,或直接投資高科技新興項目。瞄準新興金融業態和戰略新興產業,投資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和上海市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等。同時瞄準上海領先于全國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投資由該領域領軍人物操盤的“武岳峰基金”。
3、園區開發商轉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明確了以市場化運作、實現張江科技城目標的重要功能平臺定位,并在其發揮園區功能平臺作用上給予配套支持。為進一步支撐作為“園區平臺”的定位,強化投資服務功能;強化融資服務功能;強化產業服務功能;強化創新創業服務功能。
4、固守“小張江”發展為帶動“大張江”
“張江高科”正努力成為高科技投資的“野戰軍”,從建設小張江走向引領大張江,在大張江范圍內建設“品牌連鎖”,完成在大張江的整體布局,引領大張江“一區23園”從傳統工業園區向科創中心承載區轉型。
三、張江國際科學城的專業園區
從產業路徑看,張江國際科學城已不折不扣地成為了上??苿摻洕囊I者。除了廣泛的前沿科技探索,目前的張江國際科學城主要聚焦“3+3”重點產業,即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3大主導產業,以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配套、低碳環保3大新興產業。
而推動這些新經濟產業發展的就是一個個專業園區,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基本是一個個專業園區組團構成的,而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本身就是一個大型專業園區。這些專業園區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對于長三角區域的其他園區來說,既是相互學習借鑒的對象,更是產業資源對接的平臺,比如我們調研過的國際醫學園區中的醫谷現代商務園,里面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有待于向外輸出和轉化。下面我們對其中重點的專業園區進行介紹。
(一)張江科學城核心區
1、浦東軟件園:形成完整產業鏈核心環節,世界級軟件產業創新社區
園區:張江科技園區內有為郭守敬園區以及祖沖之園區。
產業:園區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主導產業涵蓋服務外包、移動互聯、芯片設計、電子商務及互聯網、文化創意和行業應用等多個領域,同時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主線,拓展3D打印、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三個新興領域。
服務:針對園區內的互聯網軟件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產業服務,包括技術支持與網絡通訊、人才培養與人才交流、營運咨詢與商務推廣、企業孵化與投資融資、生活配套與基礎保障等。
2、張江中國藥谷:跨國龍頭藥企集聚,科研院所匯集,具有全球影響力
園區:張江藥谷目前已成功開發基地一期、二期地塊,并與東區(現代醫療器械園)在產業鏈上緊密聯系?;匾黄谡嫉孛娣e約1.5平方公里,以生物醫藥領域國家級科研院所等服務機構和引入的跨國公司產業化項目為主,布局了一部分孵化用房?;囟诳偯娣e約為1.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了生物醫藥科技園、研發A區、研發B區等,提供通用的實驗用房、孵化用房,配套各類公共服務資源。
產業地位:國家新藥研發機構有30%來自張江,國家每年用于新藥開發總預算的30%投入張江,全國一類創新藥有30%產自張江。
3、張江集電港:形成“2+7”發展格局,匯集國內外知名集成電路企業
園區范圍:一期,龍東大道以南、金科路以東、祖沖之路以北、張江路以西,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二期,龍東大道以南、申江路以東、高科路以北、外環線(環東二大道)以西,面積約2.74平方公里。
產業概況:以IC設計和芯片制造業為重點,形成從IC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集成電路專用設備和配套生產設備的更為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產業鏈最為完整的產業園區。
產業格局:張江高科技園區目前已經聚集了國內外知名集成電路企業200余家。其中,全國10大芯片設計企業中就有5家在張江設立總部或者分部。目前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形成了2條12英寸生產線、7條8英寸生產線的格局,累計生產能力占到了全國的70%。
4、張江文創園:全國首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集約度最高的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區
園區概況:張江文創園以動漫和網絡游戲業為突破口,建設文化與高科技密切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并集中體現“研發、培訓、孵化、交易、展示”五大功能,以此搭建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貿易的市場運作平臺。
產業概況:基地依托張江高科技園區雄厚的軟件產業和芯片產業,形成了數字出版、文化裝備、動漫游戲影視、數字創意技術四大產業集群,著重發展網絡游戲、動漫、影視后期制作和創意設計等四大主導產業。
5、科研教育區:建設上海張江國家綜合科學中心,創世界一流科技
區域概況:是上海張江國家綜合科學中心的主要承載區,吸引聚集了大量全國一流科研機構、名牌理工科研究生院以及名牌大學等,是國家最高科技的聚集地。
高等院校:上??萍即髮W、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南洋理工大學、美國杜蘭大學商學院、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
科研院所: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學上海微電子研究院、清華微電子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牽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同濟大學牽頭的張江干細胞產業基地和中美干細胞研究中心、上??萍即髮W牽頭的機器人學習與虛擬現實平臺和多時空尺度生物影像平臺等。
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等。
6、張江國際創新港:全國首創跨國孵化平臺
園區概況: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為張江四大創新創業集聚區之一。創新港是張江跨國聯合孵化平臺的主體所在,平臺輻射全國,推動了創業企業與跨國企業資源對接和有機聯動,促進跨國企業實現開放式創新。
合作企業:鼓勵跨國企業通過提供需求、開放技術平臺、商業資源導入、駐場指導等方式,聯合本土孵化器共建創新中心、讓創業企業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參與平臺初建的跨國公司有GE、博世、陶氏、IBM、億貝、霍尼韋爾、Plug&Play、微軟、英特爾、阿里巴巴、海爾等。
7、國創中心:集“商、辦、政、住”四大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空間
園區概況:由原來生產液晶顯示器的工業廠房改造而來,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眾創空間,致力打造集“商、辦、政、住”四大功能于一體的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間,滿足產城融合的需求,為創新人才提供全天候的創享空間。有強大的產業生態與高效的創意辦公,有開放式的運動空間與功能豐富的創意大街,同時引入萬科旗下長租公寓泊寓,滿足人們在園區的工作與生活所需。
發展定位:是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上海自貿區“雙自聯動”的重要承載地。
產業方向:以”互聯網+”為主導,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文化創意作為輔助,并配套貿易、零售、物流等2.5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形成一體三翼和多點配套的格局。
(二)上海國際醫學園區
園區概況: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是在國家衛生部支持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推醫學相關新概念的科技園區。園區占地11.88平方公里,以高端醫療服務業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為核心,以打造高端醫療服務平臺、建設高科技醫療器械產業基地為目標,以國際化、現代化、多元化為導向,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新型綜合性醫學園。
核心產業:以高端醫療服務與先進醫療器械研發制造為核心,高端醫療服務包括腫瘤治療、免疫治療、第三方檢測、高端綜合醫療、專業醫療人才培養;先進醫療器械研發制造包括大型醫學影像設備、介入類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
規劃布局:整體打造國際醫院區、醫學院校區、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產業區、國際康復區、醫學研發區、國際商務區等六大功能片區。
1、醫谷·現代商務園
功能定位:作為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商務功能部分,將建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企業總部基地。在完善產業平臺功能的同時,賦予園內企業一個優越的商務辦公空間,以服務于現代醫學企業的辦公、研發、展示、采購等主要職能。已經完成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開發,轉入五期開發階段。
入駐企業:吸引了微創醫療、新華醫療、康恩貝、宛西制藥、德賽診斷、貝西生物、韶遠化學、宇度科技、東亞制藥、辛吉特生物等多家行業內知名企業和創業型企業入駐。引入多家第三方醫學檢驗檢測機構,為創新創業企業導入提供了助力。
2、時代醫創園
時代醫創園位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中心位置,重點引進生物醫藥服務外包、醫療器械研發和生產企業。規劃有2棟高層、1棟展示中心、19棟生產研發辦公樓,配套服務完善,地下車庫、運動健身、娛樂商務、超市餐飲一應俱全。
園區借助西門子、德爾格等跨國公司的技術優勢,發揮微創等國內自主創新高科技企業的研發活力,依托上海市醫療器械檢測所等的專業服務,打造集教學、研發、測試、制造、流通、服務為一體的世界先進的醫療器械產業鏈。
(三)康橋工業區
康橋工業區是浦東微電子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成為上海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企業總部基地,“二次開發”和“產城融合”的示范基地,引入內外資產業項目近2000個,已入駐知名企業包括美國通用、福特、德國大眾、法國施耐德、福爾德、臺灣華碩、日月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等。
康橋工業區并沒有走專業園區之路,比較突出的是總部經濟園區建設,典型的有星月總部灣、康橋商務綠洲等。星月總部灣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由研發產業區、總部商務區和高檔生活區組成,目前一至六期已實景落成??禈蛏虅站G洲先期開發地塊占地約400畝,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是漕河涇開發區品牌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司鏈接——
東灘顧問是專注“產業園區、新型城鎮、健康文旅”三個領域,提供“策劃、規劃、招商、運營”一站式服務的專業咨詢公司。 東灘顧問一方面為地方政府提供戰略和產業咨詢服務,包括戰略規劃、產業規劃、項目策劃和招商策劃,一方面為產業地產商提供產城戰略咨詢和產業地產策劃服務,包括產業定位策劃和開發實施顧問。 >>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021-3362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