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灘顧問最新一期的產業內參研究聚焦在無人機產業,作為構建智慧生產生活的重要部分,無人機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民用無人機產業的崛起、無人機技術的不斷迭代、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無人機將在諸如農業植保、電力巡檢、警用安防、遙感測繪、軍事活動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且適用領域還在不斷拓展。
一、無人機產業的市場態勢
無人機即全程“無人駕駛飛行器”,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裝置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是信息時代的高科技含量產物。按照平臺構型,分為固定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和多旋翼無人機;按照應用領域,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其中民用無人機又可以繼續分為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
從無人機產業鏈看,主要分為基礎構件、總體設計與集成、核心部件制造和運營服務四個部分,具體可分為電池、電機、機體結構件、電調、飛行控制(系統和主控芯片)、遙控接收器、圖傳系統、攝像機和云臺等。
無人機產業鏈示意
1、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快速增長
從全球統計數據看,無人機市場整體呈現快速上漲的趨勢,預計總體市場規模已突破200億美元。軍用無人機市場漲幅平穩,2013-2016年四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民用無人機領域增長快速,年均復合增速為37%,并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預計在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259億美元。
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統計及預測(億美元)
2、美歐亞無人機產業呈梯度分布
從無人機研制的市場分布看,歐美是無人機市場的主要集聚區,其中北美洲(以美國為主)占有54%的市場,市場份額較高的軍用無人機企業集中在該地區。歐洲次之,占有30%的市場,同樣以研發軍用無人機為主,其中法國的法索航空是全球排名前10的軍用無人機生產商。亞洲占有9%的市場,以民用無人機廠商居多。
3、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全球領先
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良好,產業鏈體系基本形成,產業規模不斷攀升,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176億元人民幣,預計在2022年需求總額將超過134億美元。民用無人機迎來大發展,自2013年開始市場份額不斷超過軍用,目前占據市場份額的八成,在全球排名前10的民用無人機廠商中占7家。民用無人機中消費級占比最高,由于操作簡單、技術門檻較低,多家廠商爭相進入市場,其中入門級消費級無人機已經成為市場紅海,工業級無人機市場方興未艾。
二、無人機產業的細分市場特征
東灘顧問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無人機將由“時尚階段”過渡到“實用階段”,向著研發生產智能化、消費產品個性化、行業應用專業化的方向轉變。
研發生產智能化:無人機與智能視覺、深度學習等技術融合,使作業從起飛到數據分析實現了全過程自動化。
消費產品個性化:在未來無人機用戶更關注產品的體驗,廠商需要開發出應用在旅游、生活攝影、導航、看護、運動、比賽、娛樂、教育、表演、婚慶、游戲等各方面的個性化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行業應用專業化:無人機的使用與傳統行業融合,如無人機應急救援、無人機公共安全、無人機環境保護、無人機石油巡線等。
1、軍用無人機將保持持續增長
從技術、出口量、市場占比等方面看,軍用無人機的第一梯隊是美國和以色列,中國與之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國智庫IISS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2017年中國向全球出口軍用無人機88架,美國351架,以色列186架。
從增長情況看,我國軍用無人機產業發展良好,預計將保持15%的年增長率持續增長,在2022年達到2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我國軍用無人機的優勢在于極高的性價比,“彩虹-4”和“翼龍-1”對標MQ-1“捕食者”,“翼龍-2”和“彩虹-5”對標MQ-9“收割者”,從性能來看并無顯著差距,甚至在續航等方面有超越。
目前我國軍用無人機的研制生產單位主要包括各大軍工集團下屬單位、高校以及民參軍企業。
軍工企業:產品集中在中重型偵察型以及察打一體型,包括翼龍系列、彩虹系列以及鷂鷹系列。
高等院校:我國無人機起步發展于高校,北航產品以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為主、西北工業大學和南航則以中小型無人機為主。
民營企業:無人機是創業的熱點領域,新興民營無人機公司不斷涌現,產品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無人機,以靶機、小型偵察機為主。
2、消費級無人機迎來市場紅海
目前消費級無人機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主要公司占據的全球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受消費頻次低、市場空間窄、行業監管趨于嚴格等因素的影響,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漲幅放緩。中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仍處于成長期,是各家爭奪的重點,行業競爭加劇,。
消費級無人機呈現出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無人機智能化的發展,工信部發布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提到,在智能避障、自動巡航、自主飛行、群體作業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上加大投入,并開展智能飛控系統、高集成度專用芯片等關鍵部件的研制。人工智能企業入因特爾、高通、英偉達等企業相繼布局無人機產業,推動了行業快速發展。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分布預測
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中國的企業大疆創新獨占第一梯隊,市場份額占全球的70%。中國企業零度科技、法國企業Parrot等企業占據第二梯隊,易瓦特、HOVER等企業占據第三梯隊。
3、工業級無人機發展空間廣闊
國內市場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同比增長55%,2016年同比增長60%,預計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580億元。政府部門是主要的應用群體,占比高達45%,而其他領域的應用合計占比在55%。隨著行業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不斷提高,技術瓶頸如續航、載荷重量、可靠性以及作業半徑等將在未來幾年逐一實現突破。屆時,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增長點。
工業級無人機按照行業應用領域可分為農業植保、電力巡檢、警用安防、遙感測繪、物流配送等,其中農業植保等,其中電力巡檢領域發展最為成熟,農業植保的市場空間最大。
工業無人機主要應用領域
農業植保:2018年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超過3萬架,五年間增長45倍;作業面積達到2.67億畝次,五年間增長62倍,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電力巡檢:市場較為成熟,預計2020年市場達到20億元,而如管道巡檢、電信巡檢、太陽能電站巡檢、風電巡檢、氣象巡檢等場景,都與電力巡檢存在較大類似之處。
警用安防:主要應用于應急處理、偵查搜捕、交通管理、緊急救援等細分領域,需求高速增長。
遙感測繪:無人機遙感測繪優勢顯著,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大力推廣,更高效地獲取國土資源、自然環境、地震災區等空間信息。
物流配送:物流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布局物流無人機研發生產,在派件-支線-干線上層層發力,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
三、我國無人機產業集聚發展分析
工業級無人機的生產和應用,與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使得很多地區都可以依托所在區域服務市場推動無人機產業的集聚發展。下面主要對我國無人機產業的空間分布、無人機園區布局做個探討。
1、無人機產業的空間分布
我國無人機企業分布廣泛,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北、西南、東北等地區都在發展無人機產業,華南和華東集聚最多企業,分別占據38%和25%的市場份額。其中廣東一家獨大,企業數量超過400家,深圳被稱作“無人機之都”,國內90%以上的消費級無人機是在深圳制造的。
2018年我國無人機行業區域市場規模分布
無人機產業格局
2、無人機產業的園區布局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46家無人機產業園,分布在20個?。ㄖ陛犑?、自治區)。隨著民用無人機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各省市紛紛結合自身的資源條件布局無人機產業園、無人機小鎮等產業載體。
無人機產業園分布
從無人機產業園的布局和發展來看,主要考慮了三個驅動因素,分別是區域服務市場、科研資源利用和原有航空產業布局。
服務市場驅動:依托周邊區域對無人機植保、安防、測繪等方面的需求,積極引進龍頭企業,促進產業集聚。以河南省植保無人機發展為例,河南是農業大省,有大量的植保需求,以此為依托吸引和培育無人機企業,創建無人機產業基地,促進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科研資源驅動: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成立產業園區,依托科研資源開展無人機研制、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整機組裝等。以臺州無人機航空小鎮為例,通過引進南方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等,拓展無人機產業基地,延伸無人機產業鏈布局,打造專業的無人機產業體系。
航空布局驅動:依托本地原有航空產業基礎,航空科研資源、通航機場資源、配套產業等,延伸發展無人機產業。以西安航空基地為例,延伸發展無人機產業,已經涵蓋無人機制造、飛行控制系統研發、飛手機長培訓、應急救援、農林植保、航拍航測、警用安全等多個領域。
案例鏈接:臺州無人機航空小鎮
臺州無人機航空小鎮位于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東部新區內,總投資200億元,規劃范圍為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范圍1.2平方公里,規劃打造成研制生產、實驗試飛、銷售服務、商業應用為一體的產業基地。
“臺州制造”素有基礎,與航空領域緊密相關的模具、機電、汽摩配等基礎性產業在全國具備影響力;臺州有多家企業直接或間接為航空產業提供配套,其中2家已進入航空配套認證體系并保持著穩固的合作關系。
1、規劃無人機航空小鎮
2016年以來,臺州市在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內規劃建設無人機特色小鎮,推動無人機+特色產業、無人機+文化旅游與無人機+特色社區的一體化發展,建設集高端制造、技術研發、文化教育、會展旅游、創新孵化和綜合運營等為一體的新型特色小鎮。
2、引進無人機產業重點項目
臺州市政府主動對接,引進北航長通用產業園、航天十一院彩虹無人機產業園、飛虎雄鷹產業園等重點項目。臺州市政府與北航簽訂的都是無人機“一攬子項目”,包括生產、研發、培訓、檢測、零部件等無人機全產業鏈的引進。
彩虹無人機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1000畝,項目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用地470畝,于2016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12億元,形成年產4噸級大中型無人機20架、中小型無人機1000架的生產能力,目前已經完成建設。
北航長鷹通航產業園總投資約100億元,打造以無人機制造為主體,建設核心零部件配套基地、研發基地、試飛基地、教育培訓基地等,2017年11月13日長鷹系列之天鷹無人機首架機在園區新廠房總裝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