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地處上海西南部,東至桂林路(含郵通設備廠),南至漕寶路(含中科院生命科學研究院)、西至新涇港,北至蒲匯塘,規劃面積14.3平方公里。漕河涇開發區創建于1984年,在上海的創新版圖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F在的漕河涇開發區屬于典型的都市型科技園區,中環線作為城市快速路橫穿漕河涇開發區,9號線、12號地鐵線以及規劃中的15號地鐵線及多條公交線路為漕河涇帶來非常便捷的公共交通。東灘顧問曾多次帶客戶考察過漕河涇開發區,但大多停留在一兩個點上面,此次整理希望能對其全貌有個系統的認識。
一、漕河涇開發區的持續升級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漕河涇開發區很多地塊都是幾經轉型和開發升級,現在已完成融入上海城市版圖。在2018年的園區考察中,我們看到了,還有田州路北面工地(體量未知)以及田林路工地(科技綠洲四五期)正在建設中。
1、漕河涇開發區的發展升級
從30多年的發展歷程看,漕河涇開發區一直是中國開發區轉型升級的引領者。在開發運營模式方面,更加注重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注重“產城融合”發展,注重創新型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實現從傳統招商引資和土地供應角色向創新組織者和服務提供商角色的轉變。在融入城區發展方面,通過加強形態規劃、城市設計、環境建設,以環境品質提升推動區域功能轉型升級,實現由園區形態向城區形態的有機轉變。
(1)1986-1996年,工業制造中心
定位于以微電子為主的制造業,引進微電子、光纖通信、激光、生物工程、航天技術和新型材料等內容的新技術產業,一大批國際知名的高科技公司落戶漕河涇開發區,包括飛利浦照明、貝嶺微電子、AT&T、3M、安普、大計數據、萊迪思半導體、愛普生、英業達電子、施耐德電氣、大唐移動、聯芯科技、天祥科技、高智科技、廣茂達科技、新濤微電子、科華生物、復星生物、中科股份、中晶科技等。
(2)1997-2003年,科技創業中心
順應國家高新區“二次創業”浪潮,漕河涇開發區迎來“二次創業”,建立漕河涇科技創業中心,啟動中英合作科技綠洲“園中園”項目,不斷發展孵化器基地和科技創新功能。以引入具有研發功能的高科技產業為主,構建以電子信息為支柱,以新材料、生物醫藥、航天航空、汽車研發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
(3)2004-2010年,現代服務中心
緊抓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機會,在堅持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以科技服務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推進二三產業融合互動,引領開發區加快轉型。建設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為企業和人才提供創業孵化、風險投資等服務,創建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
(4)2011年以來,區域創新中心
重點引進國內外著名集團的“一部三中心”項目,即地區總部、研發設計中心、管理服務中心、運營結算中心,推動開發區向優二進三、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2011年漕河涇開發區國際孵化中心正式啟用,同時參股、投資其他園區,開建海寧分區、鹽城分區等,帶動其他城市、開發區產業發展,打造區域產業創新體系。
2、產業服務:金融、轉化、知識產權等多維度產業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漕河涇開發區轉型升級的一條主線就是由土地供應者到產業服務提供者的模式轉變,這里重點介紹以下三個方面的產業服務平臺。
(1)中小企業融資平臺
圍繞科技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和規模發展期等不同成長階段所對應的不同層次融資需求,提供三大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債券融資:小微科技企業集合信貸、科技企業履約保險(擔保)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
股權融資:園區與風投機構共建風險投資服務聯盟,為企業與風投機構提供信息對接。
上市服務:多項上市扶持服務。
金融保險:降低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在研發、生產等過程中的風險。
(2)產業轉移促進中心
由商務部與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共建,入駐“中心”的中西部省份共同參與建設了產業轉移促進中心(商務部上?;兀??!爸行摹背浞忠劳袖詈記苄屡d技術開發區現有基礎條件,為中西部地區投資促進、招商引資活動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3)知識產品集散中心
由上海市科協、上??拼贂蜕虾J袖詈記苄屡d技術開發區總公司合作共建,全面打造集“展示、交流、推介、評估、招標、融資、代理、培訓、交易”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有效推動了區域發展,滿足了企業需求。
二、構建前端聚焦的產業生態圈
從產業發展看,漕河涇開發區經過探索-成長-轉型-創新,實現了由傳統招商向創新服務的蛻變,由早期的聚焦微電子產業轉變為多元化的新興科技創新領域,構建科研前端聚焦的產業生態圈。
目前,漕河涇開發區聚焦戰略新興產業體系,形成了“1+5+1”產業發展模式。以電子信息為支柱產業,以新材料、生物醫藥、航天航空、環保新能源、汽車研發配套為重點產業,以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產業的產業集群框架。
三、彰顯活力的小園區經濟
在漕河涇開發區中后期的轉型發展中,從工業廠房到科技地產的小園區模式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有限的土地空間爆發了巨大的產業能量。
1、科技綠洲一二三期(建成)、四五期(在建)
項目概況:規劃面積60公頃。引進國外先進的投資、經營、管理模式,建成一個高綠化覆蓋率、低容積率的花園式現代化研發辦公園區。
產業體系及重點企業:重點發展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引進知名科技企業設立總部及研發中心,如飛利浦創新園、國家核電、民航凱亞、中電投的總部及研發中心等。近年來引進獨角獸科技公司如“今日頭條等。配套有高檔商務會所、綠洲運動中心、咖啡吧、員工餐廳。
園區現狀及發展:一二三期為獨棟辦公物業,入駐率約70%,多為大型企業總部。未來預計地塊西側(四五期)將有10萬余方建筑待開發。
2、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項目概況:于開發區中心區域,東起虹梅路中環線,南沿漕寶路,西至古美路,北臨宜山路。總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總建設規模約80萬平方米。
項目定位:定位于總部經濟、研發設計、創新孵化、綜合服務“四個平臺”的功能目標,建設總部經濟區、孵化創新區、研發設計區、綜合配套區、商貿服務區、會議中心、能源中心及中央控制區“六大功能區”。
重點企業: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交付使用,現已入駐匯付網絡、艾默生電氣、諾基亞西門子、羅克韋爾、騰訊科技、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麥當勞中國總部等。
未來發展:二期地塊仍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10月交付使用。
3、國際商務中心
項目概況:位于漕河涇開發區漕寶路與桂平路路口,總建筑面積為18.8萬平方米,共38層,分A區和B區兩個分區,標準層面積約為1700平方米,可供辦公招商建筑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大廈裙房面積為1.2萬平方米,定位為商務配套服務,內設餐飲、銀行、咖啡、便利店及商務中心等服務設施。
項目定位:商務辦公
重點企業:于2010年交付使用,現已遨游網、神腦國際、愛色麗儀器、東研貿易等企業。
4、創新創業片區
項目概況:在蒲匯塘、桂林路、漕寶路和中環路圍合的這3.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集中著小型創新創業園區十余個。主要集中了電子科技、生物科技、互聯網、游戲娛樂、金融、文創等產業類型企業。并且分布著漕河涇國際孵化中心、cocospace等一些孵化器。形成了以科技為龍頭的創新創業氛圍。
重點企業:育碧游戲、樂橙科技、譜尼測試、華鑫科技、泰科電子、華騰軟件等。
四、打造一流的科創經濟品牌
漕河涇開發區是上??苿撝行牡闹匾M成部分,園區一直緊跟中國科創經濟的大潮,除了以上提到的科技地產項目,還引進了多個新型孵化器和創新創業載體。開發區成立了“漕河涇眾創聯盟”,創業中心、COCOSPACE、優客工場、創嘉站、啟創中國(騰訊創業基地)等10余家眾創空間成為聯盟首批成員單位。漕河涇科技創業中心被亞洲孵化器協會評為“亞洲最佳企業孵化器”。
1、園區科創:國家級孵化基地
項目概況:圍繞企業“種子期-初創期-高成長期”需求,扶持各類孵化器等創新創業機構發展,打造開放便捷的“眾創空間”,構建傳統孵化載體與新型創業組織并存、物理孵化與虛擬孵化有機結合、多元機構性質互補、覆蓋創新創業全鏈條的創新創業孵化生態體系。
2、園區地標性創業服務載體:創營系列——創營?ICE
項目簡介:“創營Innoclub”是漕河涇創業中心旗下近年推出并發展迅猛的新型孵化器品牌,先后運營了“創營?ICE”、“創營?寶石園”、“創營?科技綠洲”、“創營?潛星堂”、“創營?海寧”等創新型載體。創營?ICE位于桂平路410號國際孵化中心。
運營模式:將以辦公室形式出租的傳統孵化基地改造成以工位形式出租的、適應互聯網時代創新創業的新型創業服務載體。
創營通過提供這些“菜單”上的服務,換取創業企業的微量股權,對癥下藥從事孵化,創造了倍增效應。
針對“服務入股”制定動態跟蹤的孵化體系:形成“項目征集—篩選—面試—評定—培育—退出”的引進機制。分為預備營—孵化器—加速器三階段培育,并形成動態跟蹤的孵化體系。
“原創新動力”創投對接會是漕河涇開發區內項目與資本“聯姻”的重要平臺:每年四期,每期上百個項目獲得路演機會,每期企業與風投的對接率高達40%,許多可獲得百萬和千萬元級別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
五、飛地經濟園區的探索
1995年12月,漕河涇開發區“飛地”建設占地168畝的松江新橋工業園。2004年7月,漕河涇開發區在閔行區浦江鎮建設8.3平方公里的浦江高科技園。目前,漕河涇已將原先引進的先進制造業引導到漕河涇浦江、松江、奉賢、青浦以及江蘇鹽城、浙江海寧、貴州遵義等地,形成了專業化集聚化的產業園區。除了管理服務輸出之外,科技綠洲、創營等產業地產產品成為了漕河涇進行“飛地”拓展的重要抓手。
1、漕河涇開發區松江新興產業園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松江園區位于松江區新橋鎮,總占地約837畝,總體上分為生產研發、商務研發、科技綠洲、雙創園、低碳展示和交易中心、創意產業園、創新商業綜合體、企業總部會館、配套商業和人才公寓等板塊。目前園區吸引近200余家科技型、研發型的企業入駐,其中代表企業有大唐移動、中交三航院、佳豪船舶、形狀記憶、海希工業通訊、邦正科技、浩佑光電、益農網、攬鑫節能等。
漕河涇科技綠洲(松江)園區規劃建筑規模18萬平方米,項目共由三種建筑形態構成:獨棟總部、辦公大樓及商業裙樓。
2、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
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兼具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綜合保稅區功能,規劃面積10.7平方公里。通過十余年的發展,在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取得長足進步,已形成了“先進制造”、“生命健康”、“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檢驗檢測”等5+X的產業體系,集聚了3M、美敦力、GE等一批龍頭企業。
3、漕河涇開發區南橋園區
漕河涇開發區南橋園區項目總占地1700畝,以“南上??苿撝行?、東方美谷核心區、新三板(中小科技企業集聚區)”為發展定位,重點導入生物醫藥、新能源、智能交通、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產業,通過構建“政府支持、園區承載、項目落地、投資推動”四位一體的產業服務體系,深化“基地+基金+服務”運營模式,促進園區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漕河涇科技綠洲(南橋)園區作為東方美谷推進的核心載體,致力于打造南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美麗健康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新三板企業集聚區。
4、漕河涇開發區海寧分區
漕河涇開發區海寧分區2009年底啟動建設,總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定位于3.X產業體系,“3” 即培育發展兩大戰略新興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改造提升一大傳統產業(時尚產業),“X”即通過產學研協作聚焦新興產業和前沿科技。
科技綠洲項目規劃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建設花園式園區和標準化廠房,并著力打造高品質廠房,提供全服務配套。
5、漕河涇開發區鹽城分區
漕河涇鹽城園區規劃面積10.5平方公里,產業定位為以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光源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產性服務業和區域總部經濟為主導的產業園區,園區外有配套出口加工、海關監管等全面的服務設施。
科技綠洲(鹽城)園區規劃建筑面積8.35萬平方米,產業定位為科技創新創業、生產性服務業、區域總部機構及高端制造業。
公司鏈接——
東灘顧問是專注“產業園區、新型城鎮、健康文旅”三個領域,提供“策劃、規劃、招商、運營”一站式服務的專業咨詢公司。 東灘顧問一方面為地方政府提供戰略和產業咨詢服務,包括戰略規劃、產業規劃、項目策劃和招商策劃,一方面為產業地產商提供產城戰略咨詢和產業地產策劃服務,包括產業定位策劃和開發實施顧問。 >>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021-3362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