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隨著市場商機日益清晰,發展日益規范,競爭日益充分,產業地產的發展正進入戰略引領的專業化制勝時代。一個產業地產項目的落地,必須要戰略性地解決拿地問題,針對性地解決開發問題,實操性地解決招商問題,創新性地解決運營問題,使得產業地產“拿地-開發-招商-運營”形成有機聯動的整體。
一個產業地產項目要吸引企業過來必須具備產業配套環境。這些配套是為實現產業研發、生產、營銷的硬件和軟件功能平臺,也是吸引人聚、人居的物理和服務平臺,而搭建這些平臺是推進產業招商和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產業地產的本質在于把軟的做硬,把硬的做軟,解決行業痛點(人才、成本、運營),提升行業效率。產業地產運營模式創新的關鍵在于,如何找準入園企業的“痛點”投其所好?如何整合服務資源,提升園區服務能力?
一、產業地產運營難點
未來,服務將是產業地產的藍海,但現在是很多產業地產的痛點。
首先是服務意識落后,很多產業地產商尚未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在產業地產項目中“重招商,輕服務”,導致產業地產體驗不佳,很多餐飲、購物等基本的生活服務都沒有保障。
其次是服務能力不足,隨著產業地產的不斷發展,用戶需求的服務越來越專業化、個性化,盡管很多產業地產商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但缺乏提供服務的能力。
最后是服務資源稀缺,市場化的服務資源嚴重不足,尤其是生產性服務存在零散化、個性化等特點,未來如何整合產業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將小市場變成大市場是產業地產商不得不深思的問題。
二、針對行業痛點提供服務
與土地、物業等產品相對應的是產業地產的服務,在招商優惠政策全國趨同的背景下,服務成為產業地產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包括行政服務、產業服務、生活服務三大門類,涉及上百種服務業態。首先要樹立用戶思維,應充分調研客戶的需求,“想用戶之所想,供用戶之所需”,服務內容設計應覆蓋企業、企業家及家人、員工及家人等多重主體。針對員工痛點的服務,如園區與地鐵站之間的接駁班車;針對企業痛點的服務,如軟件園中提供的雙軟認證服務。
1、從園區視角考慮行政服務
行政服務要入園,最好能統一界面,便捷服務企業。上海嘉定藍天經濟城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獲得上海市文廣局、通信管理局、新聞出版局、經信委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辦理網文、ICP新聞出版許可證、雙軟、軟著等各類證件,將游戲企業的產品上市時間減少了兩個月,對游戲企業的吸引力巨大,目前藍天經濟城已經聚集了600多家游戲開發企業。
由于產業地產很大程度上承載了政府對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如何在運營中圍繞政府資源“借力發力”一直是產業地產開發中的關鍵環節。產業地產商應積極與政府合作,導入各方面的存量政策資源,并結合項目自身的行業特點,從財稅、金融、運營成本、設備購置、技術交易等方面進行政策設計。
2、從城市視角考慮生活服務
基于多層次人力資源、人才資源的生活休閑需求,進行全方位生活服務體系的搭建。生活服務的出發點是“把人留下來”,從多個維度滿足企業員工的基礎生活需求、商務休閑需求、親子生活需求,包含餐飲、購物、娛樂、休閑、居住、醫療、教育等。
產業地產生活性服務內容
3、從區域視角考慮產業服務
產業服務內容設計,主要著眼于產業鏈的痛點環節,著眼于效率效益提升、成本節省、發展共享經濟原則。生產性服務圍繞企業公共技術服務需求、中小企業服務需求、信息類服務需求、綜合性服務需求等,主要包括研發/中試、設計、設備共享、檢驗檢測、技術認證、孵化、投融資、人力資源、物流服務、信息服務、管理咨詢服務等。
產業地產生產性服務內容
上海嘉定金融谷針金融企業共同面臨的人才招聘問題,打造了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統一解決人才招聘問題,該平臺的一大特色是針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為期3個月的金融專業實戰培訓,使企業與人才無縫對接,既解決了企業的人才招聘問題,也幫助大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
4、打造O2O企業服務平臺
專業服務“讓位”市場服務主體,開放服務端口,吸納主體入園、能力入園。針對園區的服務體系,按照市場主導、組織簡化的原則,靈活運營自營與他營、輕資產與重資產的服務模式。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將園區的服務功能、服務資源導入網絡平臺(手機端、PC端),打造智慧化園區,提高服務響應速度與效率。
整合資源,滿足需求,創新服務補貼方式。比如對具有科技創新成果、稅收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由園區或聯合政府出資,提供一定額度的創新券。整合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服務機構,達成戰略合作,給予入駐企業價格優惠的同時,可以接受創新券結算方式。
產業地產創新券使用示意圖
三、圍繞產業鏈構建投資體系
好產業不僅靠招,更要靠投。圍繞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薄弱環節或功能配套需要,構建多層次的產業投資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產業項目投資,有助于產業鏈經濟的培育和產業生態的打造。
1、產業基金體系
成立產業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產業并購基金、技術并購基金等,對國內外先進的技術、企業進行投資、并購,采用投資的模式進行產業運營。
產業投資基金體系示意
2、產業投資朋友圈
建立股權投資基金合作網絡和朋友圈,依靠朋友圈的力量,與國內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松散合作,建立信息互通互享機制,建立投資項目和創業公司“成長檔案”制度,促成外部投資資金快速對接區內項目。
天安數碼城在每一個園區均打造了集銀行、擔保、風險投資、小額貸款等為一體的投融資平臺。借助該投融資平臺,為入園企業提供風險投資、私募形式投資、小額貸款、天使基金、創業基金等綜合金融服務。
四、圍繞產業生態做資源鏈接
在產業組織形態上,主要邏輯是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營造一個大家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產業社區。建立連接,構筑網絡,是打造產業社區的關鍵。鼓勵非正式交流,打造多種促進社交的連接場景。
1、產業組織平臺
組織各種各樣的行業交流活動,鼓勵大家把自己的經歷和知識分享出來,進行產業連接,打造更強的產業生態。引導已入駐的企業搭建開放合作平臺,成立行業商會、協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研究與交流平臺,使得行業企業信息更為廣泛共享,強化園區內部的技術鏈接、人才鏈接,吸引和加速產業鏈客商集聚。
2、企業家俱樂部
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最終是歸結到企業家的發展。建立企業家俱樂部,圍繞企業家社群,提供高端商務培訓、企業家沙龍以及各類專業沙龍活動,創造互動交流學習平臺與商務對接服務平臺。
3、職場社交平臺
組織企業間聯誼會、單身派對等活動,鼓勵公司內部與外部的人員之間發生交流碰撞。積極搭建各種員工社群平臺,植入創新創業的文化基因,構筑滿足多元文化需求的社區生活圈,培育創業創新文化氛圍。
充分利用室外的公共空間,靈活地組織綠色家園、關愛生命、義賣會等活動,引導人們自覺停留和聚集。利用社區020、社區電商等新型業態為員工社群提供服務。
比如天安云谷配套有住宅小區、國際學校、公園和慢行系統,還有文化館、主題博物館、宗教場所等,積極打造產業社交、職場社交和生活社交的空間。天安云谷在打造閑置空間的利用上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五、案例鏈接:杭州天和高科技產業園
杭州天和高科技產業園是中國首家以體外診斷產品(IVD)為特色的生物醫藥與智慧健康專業科技園。園區占地110畝,一二期合計13.8萬平方米物業面積,功能上滿足體外診斷試劑、檢驗檢測、智慧醫療等細分領域從研發孵化-小試中式-小規模量產的一站式服務。
作為一家民營科技園區,杭州天和高科技產業園探索出一條采用創業服務為導向的發展路徑,有效發揮孵化器平臺資源集聚作用,吸引科技型特別是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并通過增值服務和創業投資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從而實現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1、組建園區科學技術協會為主導的服務團隊
2016年12月,杭州天和高科技產業園牽頭園區各高新企業組建園區科學技術協會,由各企業代表性人物共同組成園區科協管理隊伍。借助園區骨干企業的力量組建園區科協的服務團隊,并結合優秀專業服務機構的專業指導,形成了“科技服務骨干+專業化服務機構”的區域性科技服務品牌。同時建立了企業特派員制度,一個人對接10個企業老總,旨在做到點對點持續不斷地溝通,更好地了解企業,更好地孵化企業。
2、打造“一站式、一條龍”的科技企業服務模式
園區已逐步形成“一站式、一條龍”的科技企業服務模式,全面覆蓋入園企業的各項需求,建立了從CRO服務、創業服務、科技服務,到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網絡平臺服務的全孵化周期服務體系。
(1)共享實驗室服務:有專業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如基因操作、蛋白操作、細胞培養、分子生物學和質譜分析等設備。有實驗室共享平臺如酶免實驗室、金標實驗室、免疫印跡實驗室、抗體標記實驗室、蛋白芯片實驗室和基因芯片實驗室等。建有分子病理實驗研究中心、質量控制與醫學檢驗試驗中心、轉化醫學試驗研究中心、免疫學實驗中心和核酸診斷實驗室研究中心。
(2)研發孵化服務:提供專業的藥證服務、CRO服務、科技咨詢中介、智慧平臺服務、創業導師、創業沙龍、專業培訓、專家共享等服務。園區建立了園內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優秀企業家、技術大咖及園外的各領域專家組成的25人創業導師團隊,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服務。
(3)中試生產服務:建設六大中試基地,為孵化基地、研究型的診斷試劑小企業研發成果的中試提供場地,加速中試和產業化進程。六大中試基地包括酶免中試生產車間、金標中試生產車間生物芯片(蛋白芯片及基因芯片)、中試生產車間、化學發光及熒光中試生產車間、生化試劑中試生產車間、分子生物學中試生產車間。
(4)企業發展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工商、財務、法律、科技、知識產權服務聯盟、人才引進、對外交流、會議會展、整合營銷、產業基金、投融資服務等服務。園區成立共享銷售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代理銷售服務。園區同浙江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六所高校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創新創業基地,積極搭建園區企業與專業應屆生“一對一”生物醫藥細分招聘平臺。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