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30?60”雙碳目標,國務院于2021年10月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笆奈濉逼陂g是碳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高景氣度周期,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被賦予了重要的戰略使命。我國沿海風能資源較為豐富,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大幅提升,風電產業占據新能源主導地位。
依托海上風電的發展,開拓腹地市場及相關產業配套,能夠實現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產業集群,有望形成千億級的產業規模。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海上風電產業對“海上風電母港”的需求也逐步顯現,但我國目前服務于風電設備運輸的專業港口仍然較少。
“海上風電母港”這一概念最早誕生于歐洲,英國、德國、丹麥等老牌海上風電國家均有運行成熟的“海上風電母港”。借著項目機緣,東灘智庫對丹麥的埃斯比約港以及國內的天津港兩個具有代表性的風電母港進行研究,總結了風電母港的發展經驗和啟示,分享給各位行業內人士。
丹麥埃斯比約港——全球最大的風電港口
1、發展概況
埃斯比約港位于歐洲丹麥日德蘭半島西海岸,面朝大西洋北海、英國和歐洲西部,是隸屬于埃斯比約市政府的自治港口。港口主要碼頭泊位岸線長3214米,最大水深11.8米,占地面積450萬平方米,輻射半徑1000公里,每年裝卸量達450萬噸,是丹麥面積最大的港口,也是北歐主要的多式聯運樞紐之一。港口業務涵蓋海上風電、陸上風電、石油、天然氣、滾輪船等。
2、風電產業概況
埃斯比約港相較于其他歐洲國家港口,風電專業港口發展較早,通過制定專門的風電港口規劃,為丹麥的風電設備、安裝船只提供了運輸空間,更迅速占領了歐洲北海海上風電運維、物流等市場制高點。目前,埃斯比約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港口,歐洲超過五分之四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從埃斯比約港出海安裝。
港口風電產業作業以東港區為主,占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主要用于海上風力渦輪機的運輸、預組裝、測試和運維修,場地配有專業的風電作業相關配套設備。在航線方面,埃斯比約港已開通前往北歐與地中海地區近30個港口的航線及固定班輪。2020年,約75%的丹麥風力渦輪機從埃斯比約港出口,風電業務貨運量為43萬噸,且共有1100兆瓦的海上風電容量從該港運出,風電業務占港口全年總營收比重的26%(海上風電占22%,陸上風電占4%)。
3、發展經驗
構建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推動海上風電成本降低
埃斯比約港借助其充足的港區設施、物流條件和技術人才儲備,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涵蓋風電裝備制造商、風電項目開發商、風電安裝總承包商、風電運維商、風電服務商、風電設計檢驗商、安裝船和物流企業等200多家全生態鏈企業。
此外,基于港口新能源業務,這里也催生了如深海潛水公司、鉆井平臺運營商、海上風機維修和直升機后勤救援服務公司等配套企業,最大程度降低風電場的海上物流成本,促進工程建設和項目開發。
數據鏈接:埃斯比約港重點企業
埃斯比約港內共200多家企業入駐,包括設備商西門子、三菱重工、維斯塔斯等,運營商大瀑布,安裝船舶公司A2SEA,北歐海上風電運維中心等。
1.風機制造商
?Siemens:一家以風力發電機系統設計與制造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提供陸上和海上風電服務;
?Vestas:是一家總部位于丹麥奧胡斯,集風力發電機設計、制造、銷售、安裝及服務為一體的公司。
2.業主
?DONG Energy:北海地區海上風電項目的海上風電中心;
?Vattenfall:北歐風電運營中心。
3.安裝船
?A2SEA:已安裝了世界上50%的海上風電機組;
?Swire Blue Ocean:是一家總部位于丹麥哥本哈根,專注于海上風力渦輪機和基礎安裝的公司,擁有并經營著兩艘世界上最大的自升式船,Pacific Orca和Pacific Osprey。
4.建設和總包
?ABJV:丹麥和德國合資公司專長于海上風電基礎的安裝,是目前該行業的翹楚;
?Bilfinger:德國第二大建筑集團;
?Bllast Nedam:荷蘭建筑公司。
5.運行和維護:在港口提供海上項目維修和維護解決方案
?Semco Maritime:丹麥公司,海上升壓站;
?Sub C Partner:丹麥公司,水下工程服務;
?Esbjerg Shipyard:丹麥船塢,提供4500噸船只的靠泊,及修理維護業務;
?World Marine Offshore:丹麥公司,海上人員運輸,貨品運輸,安全保衛,救生支持和驅逐守護作業;
?KEM offshore:丹麥公司,提供海上風電運維服務;
?DONG Energy:丹麥公司,提供海上風電運維服務。
6.服務型企業:提供兩類服務,一是人員服務,如安全,救援,涂裝,海纜,高壓和檢驗,二是物流
?Blue Water Shipping:丹麥運輸和物流公司;
?Danbor:挪威船東Wilhelmsen Holding AS旗下負責海上風電運維的子公司;
?IET:英國工程技術協會;
?DSV:丹麥運輸和物流公司;
?Fred Olsen:挪威航運公司;
?Q Star Energy:丹麥風電運維公司AllNRG的子公司;
?Lauritzen Offshore:丹麥船東J.Lauritzen A/S的子公司;
?Grandly Diesel:柴油發電機;
?Nielsen Winther:海工服務和物流公司。
7.設計:設計海上風機基礎和變電站,海上風電項目計劃和管理
?Ramboll:是一家在建筑、交通、水、環境與健康、建筑與景觀、能源和管理咨詢領域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全球性工程建設咨詢公司;
?Semco Maritime:一家致力于能源領域項目的國際工程和承包公司。
天津港——我國北方最大風電設備出口基地
1、發展概況
天津港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由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運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綜合性港口和對外貿易口岸。目前港口主航道水深達22米、浚深至30萬噸級,擁有各類泊位192個,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保持航運貿易往來,貨物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穩居世界港口前十強,2021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準箱。目前天津港已形成“一港八區”總體格局,90%以上貨物運輸在北疆港區、東疆港區以及南疆港區完成,集裝箱貨類全部在北疆和東疆港區完成。
2、風電產業概況
天津港是我國北方最大風電設備出口基地,2020年1-10月,天津港累計完成2231片風電扇葉出口作業。天津港風電設備出口作業以大沽口港區為主,貨種包含葉片、機艙、輪轂和發電機等,接卸風電葉片長度超過80米,2019年吞吐量150萬立方。天津大沽口港區設計年吞吐能力1070萬噸,包含20個公共泊位,其中10-14號通用泊位已成為目前華北地區風電設備出口量最大的口岸。
3、發展經驗
(1)合縱連橫,拓展內外暢達的航線體系
立足國內、國外兩大市場,天津港與MAERSK、MSC、COSCO、泛亞、廣州港、廈門港、寧波港、北部灣港等港航企業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大力發展向北連接航線、環渤海內支線等,重點開拓東南亞航線、歐洲航線,搭建了內外暢聯的海上進出口通道。除此之外,港口公司也積極參與大陸橋運輸通道建設,以天津港為節點,構建40余條海鐵聯運運輸通道,天津港成為中國唯一同時擁有三條亞歐大陸橋的口岸,陸橋運量位居全國主要沿海港口前列。
(2)網格化布局,積極開拓腹地市場
在攬貨網絡搭建方面,天津港以雄安新區為中心,在保定、勝芳、白溝設立物流服務節點,并設置內陸營銷網點和十大區域總部節點,將港口服務前置,在經濟腹地建成百余家“陽光物流”直營店和加盟店,基本覆蓋冀、晉、陜、豫、蒙、寧、甘、新等內陸地區,提升港口攬貨效率。
在腹地市場拓展方面,天津港先后派出了130多個服務隊,深入1200多家企業走訪,提供“一對一”定制化解決方案。港口公司成功開辟了海關綠色通道,形成“企業當地報關-天津港同步聯動”的通關模式,節省企業物流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增強港口攬貨吸引力。
(3)整合資源,構建完善的港口產業服務體系
天津港擁有各種集裝箱運輸車輛300多輛,招引了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歐亞國際、五大洲國際、太平洋國際和國際聯盟等專業集裝箱、散雜貨港口裝卸和物流服務企業,提供涵蓋集裝箱裝卸與拆裝箱、散雜貨裝卸、中轉聯運、堆場、倉儲、修洗箱以及貨物運輸代理、海鐵聯運、船舶代理、保稅倉儲等服務。除此之外,還提供理貨服務、勞務服務、后勤服務、船舶物資補給服務、對外窗口信息服務、船舶修造服務、電商服務、智慧物流服務等港口綜合服務。
發展啟示
1、重視港口的軟硬件配套打造
在提升進港航道等級、碼頭泊位與設備設施、倉儲堆場等港口硬件設施的同時,加強完善港口全流程物流、供應鏈金融、綜合配套、口岸服務等配套服務功能,是發展海上風電產業的必要支撐條件。
2、構建通達的港口攬貨、航運網絡
在制定有針對性的市場開發策略以增強港口攬貨吸引力的同時,通過在貨源地設立攬貨點的方式,構建網絡化的港口攬貨體系。此外,借助與各大港口及國際航運公司的戰略聯盟、業務合作,積極拓展內外暢達的航線網絡,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3、建設成熟的產業生態系統
借鑒丹麥埃斯比約港“垂直供應鏈整合”的發展模式,在保持鹽城港風電裝備產業鏈優勢的基礎上,推動港口向風電運維、大數據收集、資源回收等產業鏈下游拓展,逐步完善海上風電供應鏈,最大限度確保物流安裝效率,降低風電場的海上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