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中國消費經濟發展相關資訊
-消費經濟的內涵、分類和升級
-發展城市商業的七種武器
-博多運河城——福岡市的城市劇場
※動態資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攀升,居民儲蓄總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全社會消費規模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以來,中國消費需求年均增長保持在12%以上,并出現了逐步加快的形勢。
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表示,隨著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2000美元,國內消費市場總體空間進一步擴大,中國正在向消費型國家過渡。
中國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長三角16個城市平均可支配收入逼近2萬元,達到19719元,增長14.4%。
※主題解析※
消費經濟內涵。消費經濟是與生產經濟相對應的概念,包括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各個產業環節,其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城市商業的繁榮。消費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做大消費的容量,促進多樣化的消費,是增強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經濟水平的重要途徑。
消費經濟分類。按照服務的對象以及交易的主體不同,可將消費經濟分為:生活配套型、產業服務型、要素交易型和主題消費型四類。
1)生活配套型是指為了滿足當地居民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的配套商貿業,主要業態有:超市、專賣店、便利店、農貿市場、購物中心、日常餐飲店等。
2)產業服務型是指為了服務于當地的一些產業而產生的商貿業,具體可分為服務于高科技園區的商貿業、服務于會展中心的商貿業等。
3)要素交易型是指為了滿足商品交換的功能而產生的商貿業,包括資源產出型商貿業、消費拉動型的商貿業和市場交易型商貿業。
4)主題消費型是一種較特殊的商貿業,是由于自身業態的存在,而吸引消費者去進行消費,主要業態包括旅游休閑業、休閑購物業、文化體育業等。
消費經濟升級。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消費需求已經不再簡單地依賴人們的“需求原則”,而且還要取決于人們的“欲望原則”。特別是對城市的中產階層消費群體來說,滿足精神層面的發展型需求、享受型需求已成為主導消費的重要內容。
※主題觀點※
發展城市商業的七種武器
發展城市商業,不但要量力而行、蘊涵當地特色,而且應有適宜的切入點。這里介紹發展城市商業的七種方式,分別具有不同適用范圍與特點,以期對城市規劃和建設給予一點啟示。
一、城市客廳:旅游接待中心
城市客廳是集合城市旅游資源、集成城市旅游服務功能,面對外來旅游人口,提供面向對象的一攬子商業服務的大型主題商業項目、復合型全功能商務區。它適用于富有魅力的自然旅游資源或豐富人文旅游資源的城市,主要有四個特點。1)處于城市次中心或副中心區域,交通便捷,面積在5-10萬m2不等;2)是旅游內容物資源的大集成(游、娛)、旅游對象的商業服務(吃、住、行、購、娛、游)的大集成;3)是一個旅游主題的“建筑群”商業項目。在建筑形態和商業內地上,都充分體現本地特點;4)典型的業態組合包括多個酒店、特色餐飲、旅游服務機構(車輛、導游、門票、展覽宣傳)、特色購物中心、娛樂休閑。
二、城市劇場:文體活動中心
城市劇場是指以文體活動為主要集客效應的主題商業項目,或者說是為市民提供綜合化服務功能的文體活動中心。強調與市政公共文體項目的呼應,兼顧部分基礎生活功能。主要特點如下:1)處于居民密集區或城市次中心位置,面積在3-10萬m2左右;2)公共市政功能和商業功能的有機結合,集成一種或幾種類似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劇院、美術館、體育館、圖書館、少年宮等功能項目,與對應購物、餐飲、休閑消費有機結合;3)是一個主要服務于區域居民/本城居民的,文體主題的“建筑群”商業項目,具有整體功能呼應、具體項目互不干擾的建筑設計;4)典型的業態組合包括:購物中心、特色休閑餐飲、文體用品專賣店內街、文體用品主題大賣場、少年宮、體育館、劇院、音樂廳、健身中心等。
三、社區服務:鄰里生活中心
鄰里生活中心面向城市居民“個人”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站式服務場所,集社會服務功能和商業服務功能一體的“大商業”(生活服務功能全備)。鄰里生活中心能夠聚合、消融較不發達街道的低級商業業態,作為舊村改造、新區開發的“先行者”。主要特點如下:1)一般處于城市居民聚集區,輻射半徑為15分鐘步行路程,面積一般在5000-15000m2不等;2)必然集合12種基本社會和商業功能——超市、銀行、郵政、餐飲店、洗衣房、美容美發、藥店、文化用品店、維修店、社區活動中心、凈菜場、衛生所;3)在12種基本功能之外,鄰里中心選擇性側重發展以下4類主題功能之一種:專業/主題購物、休閑體驗購物、家政和民政服務、商務居住和會談。
四、開發先鋒:新區生活中心
新區生活中心是在城市化“新區域”的全功能生活中心,集成大賣場、百貨、餐飲、休閑、培訓、民政等于一體。新區生活中心應將“市政、民政、協會”等公共職能與商業項目集成,引導消費人流,帶動產業功能完善,促進新區開發,推動新型城市化進程。特點如下:1)一般處于城郊結合部,交通方便,商業半徑輻射30分鐘車程,面積一般在5-15萬m2之間;2)是“基礎和必須”生活功能的大集成,主要是(幾乎全部)面向家庭用戶、區域客群的消費需求;3)一般中高檔市場定位;更貼近“物質性”需求的滿足,較少“精神性”需求。4)商業業態復合多樣——特色餐飲、影院、休閑娛樂、百貨、精品店……
五、城市名片:城市生活中心
城市生活中心是集成休閑、購物、餐飲和娛樂消費業態在內的城市生活方式“演繹中心”,傳遞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名片。作為城市人流牽引和動線組織的引擎,可以引領生活風尚,“構筑”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品質和影響能級。特點如下:1)一般處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區位,商業半徑輻射全城,乃至于區域,面積一般在5-15萬m2之間;2)一般是時尚的、現代的、生活的、快樂的、文化的,并帶有演藝性的,是一個收藏記憶的地方和故事發生地;3)一般是中高檔市場定位,通過“產品、服務、環境和活動”等多樣形式組合,展現、引導一種適合定位客群的生活方式;4)商業業態復合多樣——特色餐飲、影院、劇場、休閑娛樂、百貨、精品店、部分商務、酒店……
六、城市心臟:商務辦公中心
城市心臟是以商務辦公為主的大型綜合商業項目,“知識、智慧、服務、文化、藝術”打造“城市心臟”。商務辦公中心整合城市的高端商務資源,形成“知識、文化、智慧、服務”為基礎的產業集群。特點如下:1)處于城市中心位置,交通便利,面積一般在10-20萬m2;2)以高端定位覆蓋中心位置的高土地成本(拆遷);3)城市的“唯一性”項目,整合城市的高端商務資源;4)典型的業態組合包括星級酒店、商務餐飲、百貨、品牌店、公寓、文化產業等。
七、產業地標:區域消費中心
區域消費中心是一個多樣化的商業業態集群區,輻射一個以上城市區域。區域消費中心著眼于城際之間的商業服務市場爭奪,著眼于超級大城市的商業服務對接,提升城市的區域地位。特點是:1)處于城際交通樞紐區位,或者毗鄰特大城市,交通便捷;2)表現為以旅游休閑為主導產業的“鎮域開發”(區域開發),有至少50%以上的居住功能,奠定活力城鎮的基礎;3)為多個大型項目集成,如旅游接待中心、城市生活中心(體驗Mall)、新區生活中心(生活Mall)、品牌直銷公園(OUTLETS)等。
※案例借鑒※
博多運河城——福岡市的城市劇場
福岡的博多運河城是典型的城市劇場型綜合商業,它于1996年在美麗休閑的福岡開業,是日本第一個定義為“時間性消費”的綜合商業設施。它的設計跳出“單點”思維,著眼于完善城市功能,以商業、商務、演出牽引人流,致力于博多、福岡城市間的區域性一體化,打造福岡市21世紀城市新軸線。
項目坐落在在福岡天神商業區和博多站兩大商業中心之間,每年吸納客流達1600多萬人次,成為當地標志性區域和城市旅游景點。
在23萬平方米的城市綜合體內,設計了娛樂、購物、餐飲、影院、劇院、酒店、商務等多種設施,除了應有盡有的購物,還包括13個電影廳的復合影劇院、高科技游藝主題公園“福岡joypolis”、君悅飯店、華盛頓酒店、無印良品店等。幾乎每天都有日本頂級演出上演,每年提供超過1800場次的免費演出活動,用以烘托運河城娛樂氣氛。這里成為見證人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愛情約會、生日慶?!且粋€關于“家”和“故鄉”首先浮出來的“記憶”。
博多運河城提出了“先讓人感動,再讓人消費”、“消費時間,然后消費商品”的全新經營理念和消費理念,超越普通一站式消費的設計,不僅在商品上滿足一站式的要求,還通過設施的空間、景觀環境營造以及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使消費者長時間滯留,并由此帶來消費。更重要的是經過常年不斷演出不斷更新空間營造,一年365天給消費者都帶來驚喜,使他們能夠習慣性地在這里形成長時間滯留和消費快樂體驗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