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智能產業相關資訊
智能產業的內涵解析
智能產業鏈及智能產業集群
案例借鑒:揚州邗江智能裝備產業基地
※動態資訊※
智能電網示范工程。我國第一個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已在上海世博園成功投運,該示范工程內容包括新能源接入(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崇明島前衛村光伏電站)、儲能系統、智能變電站、配電自動化、故障搶修管理系統(TCM)、電能質量監測、用電信息采集、智能用電樓宇與智能家居、電動汽車充放電與入網等9個子工程。
在浦東峨山路越富豪庭小區里,有一個上海世博會智能電網示范區,目前已經有100多戶居民享受到了智能電網帶來的便捷。這些用戶使用了低壓光纖、智能電表等新技術、新材料,使電力線、電話線、上網線和有線電視線實現了“多網融合”。在小區的智能家居樣板房,只需一個終端就能控制家中的電視機、加濕器、空調、電動窗簾等所有電器,還能遠程遙控家里的電器。
智能產業博覽會。據悉,為慶祝世界人工智能誕生55周年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成立30周年,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北京東方炬峰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1年全球首屆智能產業博覽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辦。這是全球范圍內第一次智能產業的高端展會,在智能化新時代到來之際,第一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無疑具有開天辟地似的劃時代意義,是智能化產業的新標志。
※主題解析※
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引發了全球對智能產業的強烈關注?!爸腔鄣厍颉钡娜齻€特征是物聯化、互聯化和智能化?!爸腔鄣厍颉钡暮诵氖侵悄芑?。有人說,繼蒸汽機、電氣化、信息化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人類歷史上迎來以智能化為特點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智能化科技革
從“信息高速公路”到“智慧地球”概念,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將“智能化”逐步內嵌到汽車、家居、交通、醫療等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題觀點※
智能產業鏈及智能產業集群
智能化是全人類的一個共同夢想,智能產業是擺在國家、城市和企業面前的一個巨大機遇,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落后地區,如何抓住這一次的產業機遇,搶占新興產業市場,開啟“智能科技時代”,成為一方主政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智能化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智能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涉及的產業和領域多種多樣,很多城市和地區都已經涉足其一二。如何從已有的一點基礎出發,拓展、延伸發展出一個智能產業集群,需要深入地解構智能產業鏈以及智能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從中尋找到適合本地區的細分產業和集群模式。
一、智能產業鏈
基于一般的產業鏈分析模式,我們認為智能產業鏈由“基礎、核心、應用和服務”四個方面構成,每個環節都能形成較大的產業集群。
智能基礎產業是構成智能化系統的最基本元件或材料,包括電子元器件、光學配件、精密基礎件、光電材料、智能材料等,一般不具有獨立應用功能。
智能核心產業是構成智能化系統的核心功能組件,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控制等功能單元,具體涵蓋計算機設備、網絡傳輸設備、儀器儀表、集成電路、物聯網技術和軟件等。
智能應用產業是推動智能化產業發展的終端應用領域,可分為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汽車、智能金融、智能醫療、智能建筑、智能安防、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商業等領域,智能應用領域的產業關聯度、技術復雜性較高,是最終引領智能產業發展的驅動力量。
從智能應用的不同領域看,有些是偏重生活方面的,有些是偏重生產方面的,有些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如智能電網,其輻射范圍相當廣闊,包括新材料、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電池制造、新能源發電、鋼鐵制造、通信設備、智能家電、電動汽車、智能家居等上下游產業,而后續還將衍生出諸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更多新的產業。
智能汽車和智能家居是影響人們生活最重要的兩個方面,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智能化汽車設備主要體現在眾多輔助駕駛系統上,如智能雨刷、自動前照燈、智能空調、智能懸架、防打瞌睡系統……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汽車的智能化提供了廣闊的前景。智能化家居主要體現在智能樓宇管理上,安防監控、中央空調、火災自動報警、立體車庫、遠程抄表,這些現代化的智能家居系統目前已初步應用于溫州的幾個新建住宅小區。
智能制造是生產領域的典型代表。自動化改造是我國制造業轉型與升級的主要方式。我國制造業升級與轉型應從制造環節開始,自動化改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自動化器械代替人工;二是以智能化器械代替非智能化器械,包括工業機器人、智能化數控機床、智能紡機等,是不斷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保障。
二、智能產業集群
理解智能產業集群模式,是培育智能產業集群的基本前提。從圍繞智能化主題的產業集群看,主要有“鏈條式集群”和“模塊化集群”兩種模式,以及由多個小集群構成的綜合性智能化產業集群。
“鏈條式集群”主要是由特定智能應用領域推動的產業集群,如蕪湖市汽車電子產業基地、鎮江揚中智能電網產業園、揚州邗江智能化裝備產業基地、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大連高新區國家(大連)視聽產品產業園、漳州智能小家電產業集群等。
“模塊化集群”主要是由智能產業的中間環節構成的集群,包括由智能基礎產業為主構成的產業集群,如西安高新區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昆山平板顯示產業基地、湖南益陽傳感器基地,由智能核心產業為主構成的產業集群,如國家(寧波)集成電路產業園、山東煙臺計算機制造產業集群、珠海南方軟件園、承德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基地、杭州通信產業園等。
一般來說,智能產業集群的規劃和形成,需要有相應科研資源和產業基礎的支撐,智能產業集群基于已有科研資源或產業項目進行以技術成果引資實現產業化落地,或產業鏈補位向上下游延伸,或平行式多樣化構建模塊化集群,或側翼進攻向高端技術領域發展,從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產業集群出來。
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常州分所、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常州分所、東南大學常州研究院,以新瑞機械、銘賽機器人等為龍頭,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生活智能機器人、工業控制、自動化檢測裝備、柔性生產線等,以工業機器人為綱,帶動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智能化和智能產業的迅猛發展,已出現了一些新開發的冠名為“智能產業園”的園區,如蘇州智能化產業園、廊坊智能化產業園、天津濱海智能產業園、山東東方智能科技園、銀灣科技智能化科技園等,從一開始就瞄準了智能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無中生有”,致力于打造綜合性的智能化產業集群。
※案例借鑒※
揚州邗江智能化裝備產業基地
近年來,揚州邗江區依托良好的數控機床產業基礎,以揚州數控機床研究院為公共平臺和技術支撐,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智能化裝備產業基地。
一、產業基礎
邗江區現有各類規模以上生產企業102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揚力集團、揚鍛集團、金方圓集團位居全國同行業前10強,年產銷規模占據國內鍛壓機床市場份額的30%以上。
二、主要平臺
江蘇數控機床研究院。邗江借助揚州數控機床研究院這一重大公共創新平臺的力量,推動了數控機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并打造成為智能化裝備產業的重大技術支撐和產學研合作平臺,使之形成專業化、集成化、應用化、創新化的研發平臺,向國家級應用技術研究院邁進。
邗江高新技術開發區。依托邗江、揚州和江蘇現有的數控機床產業及相關的制造業,將省級邗江經濟開發區建設成以智能化裝備產業為主要特色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放大和提升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基地和江蘇機械裝備制造之都的影響和效應,建好一個集聚智能化裝備產業的核心區。
汊河科技新城。發揮揚州大學遷入汊河的優勢,發展與智能化裝備產業關聯的教育科研,推動園區現有企業向智能化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科技研發、總部經濟等高端產業和相關的軟件信息產業,加快城市化進程,完善城市功能,重點發展科技展示、科技交易等新型業態,為科技人員引進和生活提供品質優良、成本適中的城市配套,建設一座集聚智能化裝備產業功能要素的新城。
三、四大舉措
加強高端合作。邗江抓住數控機床研究院被確立為省級重大研發機構的歷史性機遇,與科研單位合作,形成產業基地四大科技支柱,即深化與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的合作,提升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合作層次,拓寬與國家數控重大專項組成員單位的合作面,創造條件吸引他們參與數控機床研究院建設,在邗江建立研發機構、中試、產業化和院士工作基地,做實智能化裝備產業發展基礎。
培植龍頭企業。以打造“百億企業集群”和推動“百企創新、千企升級”為抓手,邗江加大對智能化裝備企業的扶持力度,到2015年,全區智能化裝備產業達千億元、億元以上企業達100家、百億元以上企業2-3家,加大產業招商、產業合作力度,做大智能化裝備產業總量規模。
完善扶持政策。邗江區打造智能化產業基地,做到對到區工業園投資落戶的智能化裝備研發中心和所有企業,在進園門檻上適當予以降低,在投資額與供地比例上予以適當放寬,在土地價格上予以適當優惠,享受園區規定的財稅方面的最優惠政策。與此同時,邗江還設立專項產業扶持基金,專門用于支持智能化裝備加工設備制造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
建設三支人才隊伍。邗江將依托中科院揚州分中心、揚州數控機床研究院、大型企業,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更多的博士后和海外留學人員,建設創新能力強的高層次科研人才隊伍;創造有利于企業家成長和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充分調動企業家參與邗江數控裝備產業發展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建設經營水平高的企業家隊伍;完善技術人才激勵與評價體系,建立行業性的高級技術工人信息庫,建設專業技能高的技術工人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