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中國產業園區網相關資訊
邁克爾·波特教授競爭戰略理論
產業園區的競爭觀和創新路徑
案例借鑒: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
※動態資訊※
2011年8月10日-12日,中國產業園區網(www.chnindustry.cn)亮相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熱處理、工業爐展覽會”。中國產業園區網成立于2010年,是中國第一個較全面的產業園區信息平臺,自成立以來與經貿促進會、信息產業部門、開發區管委會以及各級政府/民間等招商部門建立了密切的關系。
據悉,中國產業園區網目前已對80多家開發區,10萬余家企業建立了數據庫。通過對企業信息的采集、更新,跟進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發展動態,完成聚焦于產業園區的商業信息數據庫,搭建招商引資及交易的推廣平臺,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工業價值鏈運營專家。
※主題解析※
根據邁克爾·波特教授競爭戰略理論,企業的利潤將取決于:同行業之間的競爭,行業與替代行業的競爭,供應方與客戶的討價還價以及潛在競爭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競爭戰略就是一個企業在同一使用價值的競爭上采取進攻或防守行為,典型的競爭戰略有三種,即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聚焦戰略。
競爭優勢是所有戰略的核心,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作出選擇,必須決定希望在哪個范疇取得優勢。全面出擊的想法既無戰略特色,也會導致低于水準的表現,它意味著企業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如果將園區運營類比企業運作,也可以用競爭戰略理論指導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在土地日益稀缺、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的今天,依靠成本領先戰略的空間越來越小了,更多的園區需要建立明確的差異化戰略或聚焦戰略,以在日益激烈的園區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
※主題觀點※
產業園區的競爭觀和創新路徑
從目前我國產業園區發展態勢看,有一些園區已形成自身特色和核心競爭力,但就大多數園區來說并沒有擺脫同質化競爭處境,未能形成自身的發展特色和獨特的競爭優勢,處于一種“粗放式”的經營狀態中?!叭ネ|化”成為這些園區面臨的主要問題,即要樹立差異化的競爭觀,如果把產業園區看作一個“企業”,那么在吸引客商入駐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取勝呢,競爭戰略的關鍵在哪里呢?
一、圈定競爭對手
我們認為,首先要圈定競爭對手。圈定競爭對手的一種方式是以園區所在的周邊園區為競爭對手,一般選擇一個城市群,即一個區域板塊,這種方式適用于初創型園區,適用于“白紙戰略”,新建園區在規劃之初,從零起步,戰略處于空白,其謀劃的參照,競爭的對手就是“視野”所及的周邊園區。
圈定競爭對手的另一種方式就是以產業類型或主導功能來劃分,不論是否在同一區域板塊上,全國的同類園區都是其競爭對手,這種方式適用于二次創業的園區或者是新建園區的戰略已有一定輪廓的情況,產業類型與主導功能的雷同,導致了園區之間的競爭白熱化。
二、找準獨門武器
找準獨門武器就是要明確產業園區最具特色的優勢,優勢來自何處?無外乎借勢和造勢。
所謂借勢,就是借助園區現有的獨特條件,可能是歷史文化、優惠政策、產業基礎、區位交通、所在城市特點、與城市的關系等等,這些是園區戰略定位的依據,利用得好可以成就園區的特色。連云港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東與日韓等國隔海相望,西依大陸橋經濟帶,利用這一獨特的區位優勢,連云港市建設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東灘顧問為示范區先導區徐圩新區策劃了一系列項目,如大陸橋合作論壇會館、大陸橋產品展覽展示中心、陸橋合作廣場等。
所謂造勢,就是選擇最為所需、最具條件、最易實現的某一方面,如園區商務環境、技術平臺、人才政策等作為園區的“獨門武器”。東灘顧問在為無錫生物醫藥外包區做戰略策劃時,認為中青年人才的導入是外包區發展成敗的關鍵,因此提出“學苑式科技城”的功能定位,秉持“小城區經濟”理念,走校園式、研究型、國際化的發展模式,重點開發建設有“善業·生物科技城”、“善身·健康休閑區”、“善學·教育培訓園”等項目,打造成馬山片區的城市核心、經濟核心以及文化核心,作為人才導入的突破口,以人居環境打造使外包區在同類園區中“一戰定乾坤”。
三、構建“差異化模型”
無論是“借勢”還是“造勢”,都只是園區創新的基本思路,園區創新最終體現在具體的創新定位和創新路徑上,創新定位是指戰略定位的創新,與別的園區采取不同的“差異化模型”。我們認為,園區差異化定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產業差異。產業差異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和產業體系的確定方面。產業結構如何?什么為主導產業,產業發展的路徑是國際化還是本土化,是構建完整的產業鏈還是集中發展某一細分產業,這些決定了園區在產業發展方面的差異性。在具體進行產業結構和產業體系確定的時候,要著力考慮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環境特點,有選擇地融入區域發展鏈條,某些產業或領域與其他城市保持競合關系,尋求差異化的戰略定位。
二是功能差異。園區功能是園區差異化另一來源,園區的功能是園區定位的延伸和具體化。要在園區定位基礎上將園區功能和產業選擇有機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慮園區功能定位,是發展單一產業功能?還是兼具城市功能?單一產業需要提供哪些配套服務、管理功能和要素平臺?多樣產業又需要配備哪些相關服務、管理合功能、要素平臺?通過這些考慮和綜合,將園區功能和產業結構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構建一個生產、生活、生態三者協調發展的創新園區。
三是形態差異。園區的第三個差異化來源是園區形態差異,如體量差異,是建特色小園區組團還是綜合型大園區?如布局差異,是混合布局還是條塊分割?如環境差異,是花園式園區還是一般工業園區?如技術差異,有沒有統一的靜脈處理系統,或者應用循環經濟書和特定的生態技術,打造生態型園區?園區形態是園區的差異化定位的前提,根據園區形態要求結合競爭環境需要確定園區定位,進而確定園區功能和產業選擇,是園區發展創新路徑必然要考慮的內容。
四、構建“差異化路徑”
園區發展路徑探討的是園區發展的策略和措施問題。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的發展,市場化、民營化、公私合營、資本化、土地入股等等,在園區開發和運營中出現了很多創新的實踐做法?!安町惢窂健敝饕w現在三個方面,包括開發模式的差異、要素利用差異和產業扶持差異三個方面。
一是開發模式上創新。開發模式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開發策略差異、運營策略差異和招商策略差異。開發策略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開發方式和開發時序的安排上,是政府主導型開發方式還是市場主導型開發方式,亦或政府市場合作開發方式?是不斷滾動,逐次升級開發方式還是一步到位,集中聚焦開發方式?是先期打造城市功能,通過生活、生產、生態功能的先期建設,來吸引具有高投入、高產值、高附加值的“三高”產業開發方式,還是先引入產業項目,根據項目進行具體配套的開發方式?這些都是具體操作開發一些必須考慮內容。除此以外,還有運營策略方面的差異,主要是園區管理體制和考核制度的差異;招商策略方面的差異性,主要招商對象和招商策略的差異。這些都是開發模式創新的來源。
二是要素利用上創新。主要包括土地、資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場的建立和運用策略。比如土地要素可以采取租售并舉的土地運作模式,可以通過建設一定量的標準化廠房,根據入駐企業的不同性質,選擇不同租賃或出售方式,但政府必須控制好一定的比例,保證產業升級換代的操作靈活性,并能夠隨著園區的建設隨時騰挪空間。還有資金要素,如何來進行籌集?籌集渠道有那些?除了傳統籌集方式還有沒有其他籌集方式?市場化籌集方式如何創新?這些都是開發區資金可能的創新路徑。其他還有人才和信息,人才如何引進?如何吸引?引來以后如何留???信息如何收集?收集來以后如何區分其中價值?所有這些疑問都是園區要素利用的可能創新來源。
三是產業扶持上創新。產業扶持政策不僅要根據產業類型,還要根據產業演進發展規律來綜合考慮相關扶持政策和方式。不同產業類型發展重點不同,影響產業主要因素也有差別,開發模式差異也會對產業演進過程產生影響??傮w而言,產業扶持政策無外乎要素平臺建設扶持、科研資源供給扶持和人才、資金扶持這幾個方面。平臺建設方面可以通過打造立體化要素平臺,優化存量并引導增量,創新產業扶持策略;科研資源供給方面可以通過打通園區產業資源與外部科研資源之間的橋梁,幫助企業移植、復制外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提升園區產業的競爭層次方式進行;人才方面可以為企業各類技術、管理人才的培養牽線搭橋,構建一套人才培育機制,打造多條人才輸送渠道,對接若干人才服務機構來進行;資金方面可以通過融資渠道拓寬、科研資金資助等方式來進行。另外就是所有這些扶持政策都要綜合考慮園區產業發展演進規律,根據發展進程相應配套相關扶持政策。
※案例借鑒※
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
根據無錫市打造"三谷三基地"的總體規劃,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作為全市打造生物(醫藥)谷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已匯集了各類生物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服務外包企業8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集生產、研發和服務外包于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鏈,有馬山“藥谷”之稱。
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作為馬山“藥谷”的又一產業載體,總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于2008年11月開園。2008年,東灘顧問承接了《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優化發展規劃》的研究課題,系統闡述了園區發展戰略和操作策略,并對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的后續發展進行了持續跟蹤。
開園三年來,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先后獲得江蘇省特色產業園、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江蘇省無錫新藥開發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江蘇省中小企業技術服務示范平臺、無錫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無錫市先進PARK園區等省市品牌。
一、創新規劃功能和結構
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規劃以地中海建筑風格為主基調,建設生態優良的新型研發社區,核心功能定位于新型藥物、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研發和產業化基地。規劃布局上主要由“三大板塊、八大功能區”組成,即產業發展板塊、培訓教育板塊、綜合配套板塊和產業發展集聚區、研發孵化集群區、醫藥物流貿易區、專業人才培養區、國際合作交流區、商務服務綜合區、公共服務平臺區、康健醫療休閑區。
二、聚焦高端產業和資源
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以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產業為主導,努力打造生物制藥、生命健康、診斷試劑、精密醫療儀器、新型酶工程等五大研究中心,先后集聚北京大學精密醫療器械研發中心、美國博慧斯生物、美國迦俐申生物、新融和藥業等80多家企業,100余名海歸博士及高端科研創業團隊來園創新創業。
三、構建專業的服務體系
在完善硬件建設的同時,逐步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馬山生物醫藥分中心、生物醫藥投融資平臺服務中心、專家顧問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服務體系,提供從項目洽談、論證、審批、土地征用、開工建設到員工招聘、研發運營、市場營銷乃至研發人員生活等多方面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
四、引資和引智雙輪驅動
充分發揮無錫政學產研合作優勢,加大與著名院校以及國內外研發機構的合作交流,吸引海歸領軍型人才和科研機構進入服務外包區,目前與北京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愛丁堡大學等院校高端實驗室的合作,以項目實質啟動為核心,吸引一批代表國際水準的研發中心和藥物篩選服務機構入駐研發區,實現引資和引智雙輪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