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平臺經濟相關資訊
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概念和發展
從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到平臺經濟
案例鏈接——昆山打造“大平臺經濟”
※動態資訊※
2013年6月20日,由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中國外包網主辦的“平臺經濟時代服務外包產業的創新發展戰略”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企業高管以及行業內權威專家齊聚一堂,通過“主題演講+高端對話”的形式,分別從產業平臺化、城市/園區平臺化和人才平臺化三個層面來探討服務外包產業的平臺化發展趨勢和需求,以及在此之下城市、園區和人才的平臺化經營策略。
※主題解析※
園區公共服務平臺是在園區內構建的為產業(企業)發展服務的公共性支撐系統。這一系統針對園區產業集群的公共需求,通過組織整合、集成優化各類資源,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礎設施、設備和信息通道等,以期達到減少重復投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信息共享的目的。這將顯著地降低單個企業的運營投入,特別是對小微企業,更少不了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持。
隨著園區經濟的發展,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展。最初,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只是提供基礎設施配套,后來逐步擴展到研發、設計、試驗、中試生產、產品檢測等技術服務,以及信息咨詢、人才培訓、管理提升、市場開拓等綜合服務,內涵可謂日益豐富。這時的公共服務平臺,將發揮單個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幫助企業延伸和增強在研發創新、市場開拓、人才集聚、資金運營等方面的能力,成為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的助推器。
※主題觀點※
平臺經濟——園區經濟升級的重要動力
通常認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具有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公益性特征,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應是由政府機構推動的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在實踐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一般也不以盈利為目的,但有的會收取一定的費用,而對于一些增值性服務,甚至還存在產業化傾向,雖然充滿爭議,但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明顯的發展趨勢。
一、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盈利性
在我國,人們一看到“公共”二字,往往會馬上想到“免費”,即使不免費,也不應該是盈利的,這已經成為思維定勢。公共服務平臺顯然帶有“公共”二字,于是很多人會想當然的認為它本該就是“免費的午餐”。
把目光投向世界,我們發現,盈利性公共服務平臺不僅存在,而且有的還是平臺搭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德國就有純盈利性的科技中介機構;瑞典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也存在完全按商業化運作的類別。在德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大體分為三類:一是政府決策中介機構;二是以技術轉讓為主的中介機構;三是純盈利性中介機構。瑞典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運營主體也主要有三類:其一為公共機構;其二為非盈利性組織;其三是完全按商業化運作的企業。
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產業化運作有道可循,這可以為我國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雖然有人會擔心“產業化”有可能會導致公共服務平臺喪失公益性,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產業化”帶來的好處,它有利于通過利益機制約束過度使用和浪費公共資源現象的發生,使園區公共服務平臺能更有效的發揮作用。
二、公共服務平臺的產業化與平臺經濟
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內容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基礎性服務,另一類為增值性服務。前者主要用來滿足園區產業發展的一些公共性需求,收費與否視情況而定;后者主要為服務對象提供超出基礎性服務范圍的服務,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化以增值性服務為核心載體,通過不斷創新,已經演化出了平臺經濟,蘇州工業園區的“圓才”就是有力的證明。
圓才(www.o-hr.cn)是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旗下專業的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品牌,于2010年1月4日正式面向市場推出,提供集市場招聘、網絡招聘、獵頭招聘、人才派遣、人事代理、人才培訓、人才測評、人力資源指數發布、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在內的全方位專業人力資源服務。
依托國家級開發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優勢,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十余年經營發展積累的良好口碑和資源,以及極富活力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服務團隊,“圓才”正贏得更多客戶的信賴,并逐步形成立足蘇州,覆蓋長三角,輻射全國的服務網絡。
隨著蘇州工業園區躋身為全國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的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和它傾力打造的“圓才”必將以不斷創新的服務,成為中國提供優質人力資源服務的先鋒企業,成為富有特色、匯集全球智慧的卓越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
在平臺經濟中,平臺本身不生產產品,但它卻可以借助一種虛擬的或真實的交易場所,促成雙方或多方實現交易,通過收取適當的費用或賺取差價獲得收益。其實,平臺經濟并不是新鮮出爐的商業模式,我們耳熟能詳的職業中介、技術中介等做的就是平臺,扮演的就是平臺型企業的角色。但這些傳統的平臺型企業容易受到地域或時間的局限。隨著信息技術進步以及互聯網革命的到來,平臺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廣闊的空間和光明的前景。
長江聯合集團推出了“上海陸交中心”(www.56135.com)這一平臺。自2008年運營以來,上海陸交中心已覆蓋全國物流供應商、需求商及配套服務企業的會員10萬余家,實現100萬多次日訪問量、80萬條日有效物流服務供求信息、16萬筆撮合交易數、271億元撮合交易貨值總額。
三、平臺經濟將成為園區經濟升級的重要動力
阿里巴巴、蘋果公司之所以能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把產品做成了開放式平臺,并設計了一套縝密的游戲規則。蘋果公司的應用平臺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軟件公司提供音樂、影視、手機、雜志等內容,阿里巴巴公司的應用平臺吸引了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萬經營者,他們借助平臺實現了各自的價值,同時成就了阿里巴巴、蘋果公司。
平臺經濟的最大特點在于它完全突破了時空局限,從而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真正實現服務的可貿易化。隨著制造經濟的全球化、工業的服務化,制造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基于互聯網、基于服務、基于信息化的平臺經濟將是服務經濟的“皇冠”。
平臺經濟的發展不僅關系到企業分工,也將影響到區域發展布局和園區競爭格局。平臺經濟企業通過創新模式,以市場化方式整合和利用社會資源,能夠輻射全國、服務全球。
擁有豐富內涵的園區公共服務平臺,通過產業化助推平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梢灶A見,對于園區經濟來說,引入和培育平臺型企業,發展平臺經濟將成為園區集聚產業資源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動力,成為界定園區之間競爭和分工的重要籌碼。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圣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名列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實驗室以每年召開大量學術交流研討會和培訓班,成為了國際生命科學的會議中心與培訓基地。
2010年,冷泉港實驗室第一家海外分支機構——“冷泉港亞洲”在蘇州工業園區掛牌成立。據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總裁Bruce Stillman介紹,冷泉港亞洲的成立,主要為了促進并推動中國及亞太生命科學更好更快地發展。作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唯一的海外分支機構,未來冷泉港亞洲將在蘇州召開一系列生命科學方面的頂級學術交流會議和培訓項目。
首屆冷泉港亞洲會議于2010年在蘇州舉行,由此將蘇州帶入了國際頂級生命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的行列。蘇州成為冷泉港在亞洲的唯一分會場,將對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產業集聚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案例借鑒※
昆山:推動園區經濟向“大平臺經濟”轉變
在近期的工作會議上,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提出,昆山開發區、昆山高新區、花橋經濟開發區要根據各自優勢和實際,立足昆山、放眼全球,重新思考在新一輪發展中的定位和地位,為國際國內資源要素相互流動和優化配置搭建一個廣域平臺,推動園區經濟向“大平臺經濟”轉變,提升昆山作為全球經濟網絡節點的能級。
“所謂大平臺,是區別于過去政府搭建的平臺而言的。它是依托當今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絡技術,綜合傳統總部經濟的運營架構,對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進行整合創新,形成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崩ド绞蟹諛I辦副主任楊世偉在對上海等周邊多個有著這樣雛形的平臺進行考察后,這樣描述“大平臺經濟”特征:依托網絡技術的智慧經濟,依托網絡搭建的平臺集聚各種要素形成的總部經濟,依托第三方運營機構形成的擴張經濟。
長期以來,昆山以兩頭在外、加工貿易為主的“代工經濟”,成為全球化經濟的一個重要“飛地”。其中“代工”和貼牌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管愛國多次指出,在昆山新一輪發展中,要轉變成以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為主的“大平臺經濟”,成為連接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球化經濟網絡的重要“節點”。
打造這樣的“節點”,昆山其實已經開始嘗試。在總部經濟方面,近年來,昆山通過規劃引領、政策扶持、上市促進、分離培育等措施,形成了100多家后備總部企業。2012年年底,昆山11家企業總部獲得省商務廳認定,成為全省縣級市中最多的區域。昆山綜合保稅區2010年封關運作后,立即提出了立足打造“三大基地”和“三大平臺”,即電子信息產業全球主要加工制造基地,服務昆山輻射華東的保稅物流基地,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進出口商品交易基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研發實驗平臺,對制造業、貿易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服務貿易平臺,簡便、快速通關的口岸服務平臺。
綜合保稅區從點到面開始了一場“微笑實驗”,基本路徑是:制造業由大做強,向自主品牌、自主技術攀升;價值鏈向兩端延伸,向前是研發、設計,向后是銷售、服務。重點是在貨物貿易、技術貿易、服務貿易等方面獲得突破,從單一加工貿易向全能綜合貿易拓展,從依靠單一的國際市場向依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轉變。目前綜合保稅區內貿易企業接近20家,在信息技術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維修檢測售后服務等方面全面發力。
在楊世偉看來,這些其實還是“大平臺經濟”的萌芽階段。他舉例花橋國際商務城兩岸商品交易“第一平臺”建設,“依托兩岸產業合作的深厚基礎,借助臺灣客商在商品貿易上的成熟模式,引進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集聚或形成一批電商總部、結算中心等,同時兩岸合作,可以獲得更多政策和資源的優勢。這樣,一個兩岸經貿合作的‘節點’就在昆山形成了?!彼J為這樣的“節點”,昆山還可以形成很多,如成立昆山電子產品交易所、高端裝備部件交易所、全球兒童用品采購交易中心、長三角會務培訓中心等,實現從采購中心到交易平臺的轉變,探索建立具有昆山特色的總部型交易平臺和交易市場?!半娚痰陌l展有時是爆發式的,而平臺運營引進的第三方,其服務模式也可以不斷復制,擴張性是驚人的?!?/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