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生需求激增、健康理念更迭、健康消費升級三重利好作用之下,康養小鎮已經成為大眾度假熱潮之后的又一市場發展熱點??叼B小鎮的關鍵是功能項目的落地,需要有“吃、住、行、游、購、娛、修、養、運、悟”等多功能服務配套,還要滿足游客及業主的心靈凈化、認同歸屬、文化體驗、社交關系等精神需求,同時還要創造盈利,打造經營性結構和合理盈利性結構。
根據東灘顧問的研究,康養小鎮一般以某一種健康IP為代表,構建康養度假需求的綜合型項目,如田園、海洋、山地、醫療、美容、體育、文藝、宗教等,都可以嫁接到度假體驗中來?;谫Y源條件和主打IP的不同,康養小鎮主要有資源驅動型、服務驅動型和文化驅動型三種開發模式。
以當地獨有的自然資源,發展森林養生、濱海休閑、山地療養、溫泉療愈等產品線,打造功能復合型度假區。
1、目標客群:以“生態康養”為目,追求深度生態游憩體驗的人群
資源驅動型項目通常設置于大城市近郊或鄰近地區,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形成久負盛名的康養度假目的地,成為區域性的旅游度假集散中心,通常依托服務完備的成熟景區廣泛吸引消費級的大眾旅游人群和企業級的商務人群,特別對以追求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保健養生客群和銀發養老客群有較強的吸引力。
2、功能業態:基于兩大核心康養需求,延展四類功能
生態資源往往具有天然的健康屬性,例如海拔1000~2000m高度為高山氣候療養地,森林資源富含豐富的負氧離子,溫泉富含礦物質,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較好的作用?;诃h境對身體的健康促進往往需要一定時間段的停留,因此圍繞老年人群的候鳥式養老度假和亞健康人群的康養型療愈度假成為資源驅動型度假項目的核心需求。
隨著食、住、行、游、娛、購等全方位旅游服務的不斷完善,富氧野趣的生態環境和高品質的康養度假產品又衍生出新的度假功能:
①科普教育,依托豐富的物種多樣性,以“自然樂園”等形式開展寓教于樂的兒童教育/生態研學活動;
②高端商務,以獎勵員工度假、舉辦年會、和開展商務活動、內部培訓為目的,吸引商務高端人群集聚;
③會議論壇,依托生態優勢爭取重大會議的承辦和接待工作并考慮成為永久會址;
④戶外運動,依托山體地勢、湖泊海洋開展有益身心的戶外健身活動。
圖:資源驅動型康養小鎮功能業態
3、開發模式:以“旅游景區+高端養生度假聚落”的形式組合開發
一方面對生態資源進行保護性、精益化開發,最大限度的保留其原本的基底和結構,因地制宜的進行資源旅游度假價值的開發與利用,以打造景區的形式快速對外形成品牌效應,先期服務于大眾休閑游客的生態觀光和生態游憩需求,以門票銷售和周邊體驗式服務為主。另一方面結合景區特色(森林、溫泉、湖泊、高山等),重點利用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段,與酒店運營商、旅游度假地產公司合作,打造高端養生度假聚落,包括打造度假酒店(例如野奢酒店、溫泉酒店、會議酒店等)、養老/養生別墅、度假公寓、養生會所等一系列以改善身心健康,實現保健、養生、養老為主要目的康養旅游度假產品及配套。
4、案例鏈接:保定白石山溫泉康養小鎮(東灘顧問咨詢項目)
白石山溫泉康養小鎮位于保定市淶源縣境內,雄踞太行山北端,屬于“環首都旅游圈”內,是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的重要項目。自開發建設以來,白石山溫泉康養小鎮已相繼被定為河北省重點項目、河北省旅游重點項目、保定市特色小鎮。
小鎮以“健康生態旅游”為主要定位,以“一山一水一城”為核心內涵,圍繞康養產業,依托白石山獨特自然環境和豐富地熱資源,融入淶源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生態農業以及漢唐建筑文化,致力打造集“醫療康養、溫泉休閑度假、山地運動健身、綠色生態觀光、文化創意體驗、國際交流平臺”于一體的山地旅游與康養度假目的地。
小鎮由華中集團主導開發,以溫泉養生功能開發為先導,依托白石山獨特自然環境和豐富地熱資源,以“白石山地下礦質溫泉”為主要品牌,建設白樺林·溫泉谷,打造數十座天然溫泉泡池和水上休閑等配套項目,形成集溫泉沐場、健康調養、綠色餐飲、休閑娛樂等服務于一體的高端溫泉養生系統,開啟山地溫泉康養度假的極致體驗。
通過營造特色服務,提供以、農事體驗、心靈靜修、替代性醫療、運動休閑、高端醫美服務等健康體驗型服務,打造養生人士旅游度假目的地。
1、目標客群:康復醫療客群、保健養生客群、美容康體客群
大城市周邊將成為主戰場,該類客群具有較為鮮明的出行目的,易于突破出行距離上的限制,且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易于被功能性、體驗性較強的個性化健康服務體驗所吸引。
2、功能業態:以目的地思維,解決“醫養”和“怡養”兩大需求
對于無明顯資源特色的區域,往往通過植入相關特色產業和資源,構建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功能,強化康養主題。從大眾康養消費需求來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的養護上:
一是集中于以提供“醫療”養護,主要包括基于傳統醫學、現代醫療和替代性療法等不涉及重癥急癥的“泛醫療”服務,以滿足旅游度假人群實現康復治療、養生保健、慢病療養的需求。通過將優質的健康服務項目(國際醫院、慢病康復基地、中國民間醫寶街,瑜伽學院、月子中心、中草藥養生堂、醫美醫院等)與度假項目相結合,打造具備高技術含量、獨特性、私密性高端“醫養”度假基地。
二是著力于提供“情致”養護,重點關注鼓勵全民健身的“大眾體育休閑”和1號文件劃過重點的“鄉村休閑旅游”上,者前依托地形地貌、自然資源構建滿足大眾親子、戶外玩家和極限運動發燒友不同水平的運動康體需求的度假項目,例如號稱歐洲人家門口的“短時度假樂園”Center Parcs,集聚多種山地、森林運動項目,最適宜短時家庭度假。后者則依托各種特色化的農業種植產業地區,打造“產業+產品+體驗”的特色鄉村度假目的地,利用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景觀、生產經營形態、民俗文化風情、農舍村落等資源,打造主題莊園、鄉村俱樂部、農業工廠、影視拍攝基地等度假吸引物。
圖:服務驅動型康養小鎮功能業態
3、開發模式:塑造核心吸引力,多方攜手打造“度假吸引物”
開發商重點負責打造自身具有核心優勢的度假產品,通過戰略合作或者并購等形式整和專業運營商,例如健康服務運營商、酒店管理運營商、主題游樂運營商、農業旅游運營商、商業服務運營商,引入高端醫院、健康服務機構、運動賽事機構、品牌酒店、兒童樂園、農業嘉年華等“度假吸引物”共同打造能點亮市場,帶動度假風潮,行業公認的標桿型項目。
4、案例鏈接:青島小蓬萊健康小鎮(東灘顧問咨詢項目)
小蓬萊健康小鎮位于“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內,處于嶗山景區和濱海旅游度假區的重要位置,區域內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小鎮占地近4平方公里,秉承大健康主題,圍繞“醫中有養、養中有醫”的醫養結合主線,把醫護教育培訓、醫養旅游度假、醫療生物科技及“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服務理念和空間載體與醫養主線相融合,形成相互關聯的五大產業板塊。
小鎮由新華錦集團主導開發,以醫養旅游為核心驅動,整合全球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大型綜合醫院+??漆t院+中醫服務+康復中心+體檢中心,構筑醫療診治—康復療養—安寧護理為一體的醫療服務體系,打造中西醫結合的“產、學、研”一體化醫療產業集群。目前新華錦集團與韓國延世大學醫療院達成合作,打造高標準合資醫院——延世大學青島醫療院,并積極配套康復中心、慈善醫院等醫療機構,打造醫療健康養生組團。
以區域養生文化底蘊為基礎,塑造地區文化品牌,復合文化旅游、養生、會議娛樂、休閑度假等多種功能。
1、目標客群:以倡導精神層面度假體驗,進行文化朝拜的人群為主
通常對生活方式有品位有追求,例如文藝青年、輕奢人士和對宗教信仰人群,并且有意愿參與到開放互動的文化體驗和文化交流活動,主動邂逅文化藝術方面的事物。
2、功能業態:通過構建“場景”的形式進行文化體驗的輸出
針對不同類型的文化資源,以文化朝圣的目的為原點,營造四類場景體現“實力與情懷并重的”度假體驗:
①旅居場景(提供特色民宿、禪修中心、主題酒店等產品,提供獨具特色的食宿和藝文體驗);
②消費場景(以主題街區的形式集中酒吧、餐廳、書吧等休閑消費業態);
③創意場景(比如文創商品的設計、販售和博覽);
④體驗場景(包括通過與導師之間的互動體驗禪修/靜修課程,體驗實景/劇場文化演藝表演或體驗“原鄉原味”,融入當地生活)。
圖:文化驅動型康養小鎮功能業態
3、開發模式:IP塑魂+產品筑底+運營為王
圍繞文旅度假基地的核心要素,通過聯合、整合、并購的形式集結各類專業主體共同開發運營,形成生態鏈的優勢。首先,委托規劃設計公司進行文化要素的挖掘、盤活和提煉,以“品牌+內容”的模式,打造具有延展性、成長性和持續性,能夠自帶流量的IP形象;其次,不斷進行產品的服務升級和創新迭代,積極探索酒店、民宿、消費體驗型項目與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斷推出能刺激消費市場的體驗型產品,實現門票收入、消費收入、IP衍生收入等多種盈利模式;最后,重視品牌的營銷和運營,以“許可經營模式”和“合資模式”引入專業運營商參與不同類型項目的運營。
4、案例鏈接:無錫拈花灣小鎮
靈山拈花灣小鎮位于無錫云水相接的太湖之濱、秀美江南山環水抱的馬山半島,距離無錫市區100公里。小鎮占地面積1600畝,規劃有禪意主題商業街區(香月花街)、生態濕地區、度假物業區(竹溪谷、銀杏谷)、論壇會議中心區(禪心谷)、高端禪修精品酒店區(鹿鳴谷)以及可供千人同時禪修的胥山大禪堂。
小鎮是靈山集團歷時5年,繼靈山梵宮之后又一精品力作。小鎮背靠靈山大佛,比鄰太湖,總體定位東方禪意度假勝地,深入挖掘“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通過一花一木、一物一景、一山一水,一石一葉,一門一窗,一桌一燈,一杯一盞,乃至鳥叫蛙鳴,彩云薄霧,燭光暗香,晨鐘暮鼓,漁火晚唱,無處不是禪意,無處不是生活。通過禪境觀光、禪意休閑、禪農體驗、禪心度假、禪修康復、禪學培訓、禪游時尚等禪文化主題特色,整合現代人度假“吃住行游購娛”的多功能復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