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呈現加快發展的態勢。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通航產業有望成為“又一個萬億級產業”,整個產業鏈將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期。但現實卻不盡理想,面臨的問題很多,發展通用航空產業需要做更多的思考,打開通往未來萬億級產業的正確路徑。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一般理解為,使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其本身是一個鏈條龐大的產業,覆蓋制造、維修、營銷、服務等多種領域,涉及投資、生產、流通和消費多個環節。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帶動效應顯著。
通航產業鏈包括通航機場建設、通航運營服務、通用航空制造三個方面,通航機場網絡建設是通航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在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100公里內,分別有機場34個和45個,其中通航機場占比都達85%左右。通航機場的建設成本小于高速公路2公里的造價,美國的3000多個縣甚至有的社區都有通用機場,總數近20000個。
受制于低空開放政策和通航機場網絡的建設,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還比較緩慢,通用機場有300多個,但大部分是在深山老林,為農牧業作業的機場。2016年底我國通用航空運營企業數達到364家,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2505架。受空域限制及通航發展不足約束,國內目前大部分通航機場業務量嚴重不足,設施空余率現象較為明顯,導致機場核心運營業務發展不足,很多通航運營服務企業也是慘淡經營。
中國通用航空飛行作業時間情況
盡管現實很骨感,前景卻很光明。2016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通航產業發展的規劃政策,為通航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作為未來有望實現高增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方政府要做好規劃布局,更要做好通航產業模式的研究。
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相關規劃政策
時間 | 規劃政策 | 主要內容 |
2016年 | 《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 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 |
2016年 | 《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 到2020年航空運動產業經濟規模達到2000億元,建設航空飛行營地2000個,航空運動俱樂部達到1000家,航空運動消費人群達到2000萬人。 |
2017年 | 《關于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的實施意見》 | 到2020年,建設50個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自主研制的通用航空器對新增市場的貢獻率達到50%,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
2017年 | 《通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 | 促進通用航空產業橫向延伸,加快通用航空+旅游、運動等多產業、通用航空+創意經濟等發展,培育一批骨干示范企業,推出一批短途運輸、醫療救助、應急救援、航空旅游、航空運動等試點示范工程。 |
美國通用航空商業模式是多樣化的,以通航運營業務為核心,大力發展FBO業務、商務商貿、休閑娛樂、通航小鎮的開發等,實現機場經營業務多元化。通航產業起始于通航機場的建設,深入挖掘非航業務的多元化嘗試,就形成了通航機場+的不同發展模式。
從主體功能看,可以將“通航機場+”分為四種類型:通航+運營、通航+制造、通航+旅游、通航+物流。通航小鎮屬于多種功能的綜合體,我們將在下一部分探討。
1、通航+運營
通航+運營是通航產業發展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通航運營服務,主要包括通航FBO服務、通航維修(MRO)和通航培訓;二是應急救援和通航作業,主要包括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等應急救援產業,通航在農、林、牧、漁領域作業服務,通航在工業、能源、交通、遙感等領域作業服務;三是通航商務和私人飛行,主要包括通航商務和短途運輸、通航銷售和租賃服務、通航攝影和創意相關服務業。
通航FBO服務是通航機場運營的基礎,近年來隨著公務機和私人飛機的增多,FBO業務也出現了改善的苗頭,通航企業開始進入FBO環節,如金鹿公務與深圳、???、三亞、杭州、西安、南寧、長沙等機場展開了合作。
通航機型多樣,“通航維修”具有其獨特性,第三方通航維修需求空間潛力較大。國內通航維修站尚屬空白,國外制造商謀求維修服務“本土化”,擁有通航資源的本土企業面臨良好合作先機。與美國通航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飛行員缺口數量較大,未來通航培訓發展潛力巨大。從目前的通航作業時間來看,通航執照培訓占比超在70%左右,存在較大的現實產業市場。
通航機場經營業務類型多樣,美國大部分通航機場根據機場設施的可經營性進行業務拓展,實現機場經營業務多元化,除私人飛行外,公務飛行、教學飛行業務發展優勢顯著,空中出租與旅游/觀光發展也較為普通。從目前我國通航航空公司類型來看,仍以“航空作業”類為主,通航商務和私人飛行還有賴于通航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從近中期市場看,我國在應急救援、通航農業、通航能源、通航遙感等領域的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案例鏈接:四川通用航空產業布局規劃
四川將建設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川西北五大通用機場群。成都平原通用機場體系提供公務商務出行、低空旅游、飛行培訓、通用飛機組裝及試飛等服務(高端通航)。川南提供航空產業發展支撐、短途客貨運、航空護林等通用航空服務(通航制造)。川東北提供短途客貨運、農林作業、低空旅游、航空運動、飛行培訓等通用航空服務(通航物流)。攀西主要為特色農產品運輸、航空護林、工業作業等提供通用航空服務(康養旅游)。川西北提供短途客貨運、低空旅游、航空護林、牧業作業、應急救援等通用航空服務(綜合功能)。
四川航空集團發起成立一家四川通用航空投資管理公司,著力將其打造為推動四川通航發展的產業平臺,聚集省內外眾多通航企業,形成通航生態圈。四川發起成立50億元的四川省通航產業基金,為通航項目的建立提供資金支持。
2、通航+制造
“通航制造業”不同于大飛機制造,通航飛機生產制造較為分散,但各個通航制造商都具有核心技術,涉足多個飛機制造領域。美國通用航空制造業世界領先,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瑞士、捷克、俄羅斯、加拿大、巴西、日本等國通用航空制造業也比較發達。中國通航制造尚處于起步培育階段,整機制造規模尚小,但目前市場較為集中,初步形成中航工業為首的發展格局。
通航+制造即“通航機場+生產區”模式,主要是打造通航垂直整合產業發展模式,向上延伸產業鏈,構筑通航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運營產業鏈。生產區主要發展包括飛機的研發、總體設計、零部件加工、發動機與機載設備研發生產、飛機總裝及交付試飛。
這種模式肯定適用于航空基礎比較好的地區,如西安、重慶等地方,通過延伸產業鏈,利用自身優勢來引領通航發展。由于通航飛機生產制造較為分散,核心技術也是多樣化的,因此很多有機電產業基礎的地方也可以布局通航飛機總裝項目。比如廣西防城港市引進俄羅斯小型直升機、旋翼機、水上飛機等技術,布局推進通用機場、中俄通用航空器制造廠、中俄通用航空研發中心等項目。
3、通航+旅游
通航與旅游有著天然的相關性,空中觀光、空中攝影、低空運動等本身就是休閑旅游的內容,同時通航提高了海島、山地、湖泊等景區的可達性,可以作為特定旅游線路的出發地和集散地。通航+旅游是指打造以旅游為核心的通航旅游基地,主要包括通航旅游服務港和通航運動體驗基地。
通航旅游服務港。為出發地機場到周邊具有開發潛力的海島、湖泊和景區提供“專享的”的通航交通服務,改善其交通可達性。開辟“1+N”多條航線,建立通航旅游O2O平臺,將上游旅游服務商和下游旅游目的地集成至平臺,進行平臺運營。通航旅游服務港模式非常適合地域遼闊、交通不便的區域,如新疆在通航+旅游方面已經發展得相當紅火,愛飛客等10余家通航企業推出了多條低空飛行體驗線路。
通航運動體驗基地。依托機場跑道打造集模擬飛行、空中體驗、低空運動、飛行營地、航空主題游樂等功能于一體的低空運動基地。定期舉辦飛行營地大會、航空主題夏令營,開展各類空中拓展項目;面向低空運動愛好者成立俱樂部,定期開展各類低空運動。據了解,目前我國已建成并命名航空飛行營地超過100家。
案例鏈接:許家崖航空飛行營地
山東費縣許家崖航空飛行營地是中國第一批15大飛行營地示范項目之一,這個營地聚合了大量的大眾營地項目,包括飛行旅游觀光、飛行體驗培訓、節慶和賽事活動、飛行器材銷售、飛行文創產品等。許家崖飛行營地1 000平方公里飛行空域,形成了較為多元的發展圈層。在2.5平方公里的營地依次布局滑翔飛行、動力飛行、飛行學校三大飛行功能組團,親子營地、甜蜜公園、運動公園三大主題濱水活動區,飛行主題露營公園和花海田園風景綠道。
4、通航+物流
伴隨著物流的快速發展,航空運輸在貨運方面將會扮演重要角色,通航物流可以從供應地向接收地進行有效率的流通和儲存,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進行有機結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
通航物流應用領域中,物流運輸機具有通達性、時效性和經濟性等優勢,未來將替代山地丘陵等公路運輸市場。近兩年,無人機物流極大地加速了通航+物流的發展,亞馬遜,京東、順豐、UPS等電商、快遞巨頭紛紛加大無人機物流布局,似乎圍繞無人機打造通航物流網絡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陜西省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智慧物流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構建全域無人機通用航空物流網絡,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全省,共同打造全域無人機物流、無人機工程技術中心、智慧物流數據中心、低空空域綜合管控等六大平臺,打造兩小時城市配送生態圈,形成通用飛機制造與運營、航空配套產業區、航空新城鎮三大功能。
京東模式意味著要建設大量的無人機機場,如果這一模式能夠成功推行,將極大改變現有的快遞物流方式,為通航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通航小鎮就是以通航產業為IP的特色小鎮。以通用航空引領人的城鎮化,特別是各類飛行社區是目前已知通用航空發展的最高階段。目前,國內已有浙江建德、湖北荊門、石家莊欒城等一批通用航空特色小鎮。
通航小鎮遵循“產業+文化+旅游+生活”四位一體的理念,產業、功能、城鎮三大生態圈融合發展,營造通航小鎮動力、魅力與活力。小鎮將打造以“通航文旅+通航科技+通航商務”為主線的產品內容,通過集飛行體驗、通航游樂、科普教育、通航運營、通航商務等為一體的功能打造,建設獨特魅力的通航小鎮空間。
除了通航制造業以外,通航小鎮以通航運營服務中心、飛行主題樂園、通航商務社區為核心,構筑不同功能板塊的融合發展。每一個功能板塊可以因地制宜設計多姿多彩的功能項目,通航運營服務中心包括通航改裝/維修/運營基地、通航應急救援公共服務中心、通航產業人才培訓教育基地等;飛行主題樂園包括航空愛國教育主題活動基地、航空科技主題探險樂園、低空飛行/模擬飛行體驗中心、航空主題休閑藝術街區等;通航商務社區包括通航商務休閑娛樂中心、高端體育運動活動基地、高端健康療養國際社區等。
案例鏈接:浙江建德航空小鎮
浙江建德航空小鎮,規劃面積3.5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1.39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之一,2016年獲批國家通用航空低空旅游示范區、國家級航空飛行營地,是全國第一個基本成型的通用航空特色小鎮。
建德航空小鎮以發展“通用航空運營”和“航空主題樂園”為切入點,逐步發展航空制造、航空服務和航空休閑旅游等通航全產業鏈。以航空休閑體驗為主題特色的航空樂園,包括室內航空體驗中心、戶外航空體驗項目(低空旅游體驗及熱氣球觀光等)、航空博覽館以及航空元素的旅游服務項目、培育和植入航空相關賽事活動等。
截止2016年底,建德航空小鎮已引進落地無人機院士工作站、低速風洞實驗室、賽車公園、裸眼3D、零部件制造、整機組裝、飛機維修飛行培訓、無人機飛手培養等20余個重大項目,入駐企業354家。
案例鏈接:荊門愛飛客航空小鎮
荊門愛飛客航空小鎮,是中航工業通飛公司與荊門市政府聯合打造的首個通用航空綜合體項目,2016年10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特色小鎮。
小鎮以航空運營服務為依托,以航空培訓和航空體驗為特色,以通用航空器研發與制造為基礎,以完善的配套服務為保障,打造機場運營核心組團、航空服務組團、科技研發及文化創意組團、特色旅游組團、航空居住組團五大組團。
開拓水上低空旅游等項目,建設飛行體驗中心、跳傘基地等航空主題項目;成立荊門愛飛客海陸空國際影視中心,建設影視拍攝、體驗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航空文化影視基地;與院校合作建立創業實習基地,開展飛行員、空乘和地勤人員培訓。